之后的几日,温若礼全心辅佐许墨,毫无保留地将朝堂门道、权谋之术倾囊相授。
许墨这才惊觉,温若礼此前隐藏得有多深。
这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议政殿的金砖之上。
许墨与樊良、温若礼围坐于案前,讨论着是否要借着师柔一事,向岐国开战。
樊良的意见与许墨一致,岐国屡犯边境,此次师柔之事,若能借此出兵。
一来可震慑他国,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挑衅。二来也能趁机查探当初先皇遇刺一事是否与岐国有关。
但是温若礼却摇头,并不赞同他们所说。
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一旦开战,前线战事吃紧,朝廷内部的资源势必会大量倾斜。
此时,若朝中隐藏的威胁势力趁机勾结、凝聚。
许墨的皇位就会受到威胁。
温若礼的意思是,与其急于震慑他国,不如先震慑朝堂,稳固朝纲。
樊良和许墨听完,都很不理解。
朝中若论威胁,唯一有可能的便是丞相赵承山。
可此人平日里表现得中规中矩,毫无建树,手上又没有兵权。
他怎么发动政变?
温若礼淡淡解释道,“赵承山对外称抱病在身,向朝廷告假半个月,公然不上朝理政。
这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他表面上没有动作,私下与朝中各方官员暗中来往。
虽然他手中无兵权,但以他的手段,未必找不到愿意为他所用、手握兵权之人。”
温若礼的话,让樊良和许墨突然想到,师柔在朝中的接应,可能就是赵承山的人。
许墨沉思片刻,目光转向温若礼,问道,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做?”
温若礼淡淡一笑,
“既然他不肯漏出把柄,那就制造把柄让他漏。”
温若礼说完,抬眸望向许墨,恰好对上他眼中不加掩饰的欣赏之意。
心下微动,下意识抬手掩唇,低低咳嗽一声,试图掩饰内心那一丝欣喜与局促。
自从暗卫中出现刺客后,许墨当即命樊良彻查此事。
之后还让樊良挑选了一些他信得过的部下加入暗卫,以充实力量。
如今,一切准备就绪,许墨决定主动出击,着手清除朝堂上的毒瘤。
赵承山三天两头称病,许墨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带着太医,浩浩荡荡地前往丞相府。
出发前,许墨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就带上了樊良。
樊良手握重兵,武功又好,有他在身边,许墨的人身安全不成问题。
众人抵达丞相府时,樊良身着一身戎装,腰间佩戴着锋利的刀剑,周身散发着肃杀之气。
他眼神如电,仅仅一个眼神,便震慑住了那些妄图前去通报的下人。
许墨此次前来,就是要杀赵承山一个措手不及,看看他整日在府上到底做些什么。
众人浩浩荡荡却又悄然无声地穿过前院,向后院走去。
赵承山对外称病,就不能上街抛头露面,以防被人看到,传到皇上耳朵里。
他虽不怕皇上问责,但眼下也不想与朝廷起冲突。
可他万万没想到,许墨会突然到访。
当众人来到后院时,只见一群莺莺燕燕正围在赵承山及其党羽身边,欢声笑语不断。
这些女子身着暴露,大片肌肤裸露在外,仅有巴掌大的肚兜挂在白皙的脖颈上。
纤细的腰肢如蛇般缠在众人身上,场面香艳至极,任谁看了都不禁血脉喷张。
温若礼与樊良皆是一脸不自在,目光匆匆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