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纳闷,这样的深山里面,怎么会有工业存在。
当他和沈云峰、沈俊浩他们渐渐的交流之后,他才明白,是身边的这些东方人的智慧引发了这大山里的工业诞生。
在英国,他只是普通的工程师,虽然待遇也很不错,但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尤其得知沈云峰是这一大片产业的最高领导者之后,居然每天都花时间为他弄食物,这让他十分的感动。
沈云峰在上海待了不少年,对西餐也多少了解一些,所以他才会亲自下厨来给怀特做饭。
当然,他的做法只能算中西餐简单的结合。幸好,怀特很快就迷上了中国的饮食,当然,并不是柏家村或者瑶寨的饮食,而是沈云峰他们来自后世的饮食。
后世的饮食讲究佐料、香料的丰富,这一点很符合西方人的饮食习惯。
尤其当怀特习惯了辣椒之后,各种辣椒与香料形成的丰富层次让他着迷,尤其蒜蓉配海鲜这种东西,让他毫无抵抗力。
作为一名工程师,怀特还是很有水平的,在他看到原始的坩埚之后,就主持了坩埚的改造,将“丰南号”冶炼厂的坩埚容量提升了一倍多。
在看到巨大的蒸汽机之后,怀特非常高兴,这让他帮助提升冶炼水平相对容易的多了。
原来“丰南号”的冶炼是直接投入小块的矿石进入坩埚。
怀特来之后,将铁矿石用蒸汽机进行破碎,形成大小差不多的碎块,然后和焦炭碎块进行混合后冶炼,显着提高了出铁的数量和质量。
而且利用蒸汽机,制作了吹风管,形成了原始的吹氧助燃的技术,让铁矿石的燃烧更加充分。
还有冶炼过程中的搅拌技术,怀特也传授给技工,这也提高了冶炼的效果。
作为19世纪的工程师,怀特非常惊讶,只要他提出的改进措施,沈云峰他们理解速度非常惊人,而且在机械的制造上让他感觉到匪夷所思。
在英国,工程师如果提出一项机械方面的改进,需要匠人长时间的理解和尝试。
在这里,他只要稍微说一下,画了一个大致的草图,这些中国人居然能够很快就把施工的草图画好让他确认。
他哪里知道,这些人来自于一百多年之后,他们本身就是机械专业的技师,只不过因为不是冶炼和铸造的专业只能求助于他。
但要说到机械,他们让怀特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是尽可能的转化为19世纪可以接受的水平。
怀特是冶炼方面的工程师,在铸造方面只能说懂的一些,但知识水平比目前“丰南号”掌握的要高不少。
毕竟,没有吃过猪肉看过猪走路,在钢铁厂,冶炼这个环节有时候也要和铸造的环节对接。
在铸造上,怀特也提出了不少改进的建议,让“丰南号”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