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何时走?”老五杨建宇问道。
“若无误的话,他们此刻已出村几里地了。昨日明儿杀了吕成智后,他们便连夜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今日一大早,吕成才来找我说明了这一情况。希望我们能放他们离开,不再做过多纠缠。”杨建豪说道。“现在我想说的是,这剩余的田产和房产该如何处理,大家一起说说看法。”
林步瑶未发表任何意见,她走到杨明身边,看着这对小夫妻,满心欢喜。
四位叔伯未能商量出一个好方法,便喊杨明,让他不说一说。四位叔伯也表明,越子辈以后由杨明领头,以后越字辈的兄弟们一切听从他的安排。所以此事,他们特意让杨明参与其中,看看他做事是否公允,能否服众,又是否具备管理手段,能否带领杨家迈向更高的辉煌。
杨明略作沉思,作为现代社会的学霸,这种问题对他而言,简直是秒解。结合这个时代的信息、生产力、人生观和价值观,杨明得出一个结论——共产主义。
“诸位叔伯,明儿若有说得不对之处,还请包涵。”众人示意无妨,只管说,林步瑶也好奇这个儿子会说些什么。
“至于田产,我们可以全部收归家族所有。所有劳动者,统一劳动规则,比如年纪、休养年纪。特殊情况,制定特殊规则,比如婚丧嫁娶、受伤、生病、怀孕、生子等。劳动所得,统一分配。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人口问题。人多力量大,付出得多,收获也多,可以鼓励大家结婚生子。而人口是我们强大起来的根本。家族每年,根据产粮多寡,保证族人的口粮外,盈余部分归家族粮仓,以应天灾人祸。中间会涉及,统一参与生产的,用心尽力多少的问题,可以让大家公开选举生产队长,划分生产区,逐年登记产出,以示管理是否合理。为防有失公允,从上到下的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公开轮选轮换。从明年开始吧,收获的粮食统一归仓,第一个月发放一次。待时机成熟,可延长放粮时间,比如两个月、三个月,逐渐延长至一年放粮一次。这样前期一个月放粮一次,可避免没有计划的人短期吃完口粮而浪费。短期可以让这些人想办法度过到下次放粮,而不至于生存无望。”杨明说完,众人皆听得目瞪口呆。
过了许久,众人才开始拍手叫好,包括林步瑶和雪儿,都对杨明的方法惊叹不已。
“好,好,好啊!”杨建豪连说三声好。“这样一来,大家绑在一起,更团结。家族有余粮,可以应急,这样我们杨家会更稳定。明儿啊,快快成亲,等你有了孩子,这族长之位,便给你,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你打下手。哈哈哈。”其他几位叔叔也表示,杨明说得好。
三叔杨建祥开口问道:“那些房子怎么办?”
杨建豪开口说:“吕成信那套,我们给明儿当新房如何?”几位叔叔都无异议。杨明此时开口说道:
“房子以后都要拆掉。”众人皆愣住了,这小侄子是怎么了?刚刚才夸过啊。“我说的是以后,不是现在。我刚才有件事忘了说了,吕成信的房子大,我觉得可以做个学堂。前期我负责教一些东西,族里有聪明的、学的快的,可以当老师,以后教别的人。老师教娃娃,也算生产。至于其它民房,还是收归家族,设个条件,比如后辈成家,房子不够住了,家族一起商量决定分哪套给新人成家。这期间,若田里用不了所有人下地,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去整理这些空屋,进行修葺。还可以整理村子的路面、水渠等,统一都算做生产。”
众人已然无话可说,这妥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啊。
商议定好后,决定公布了,具体细节,事后再一起商定。
杨建豪让所有人都回到自己家的位置上,公布了刚才的决定。大家不知是好是坏,只是高声附和着。
同时也宣布了杨明为越子辈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