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经历了六百年,后来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大明,但在后人的心中,无论是大明、还有老朱你,都是他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正是因为有你们,在华夏面对艰难险阻时,总能找到照亮黑暗的光芒!”
“而大明帝国更是后代人心中,最自豪的朝代。”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们的存在!”
朱元璋的手不由自主地紧握成拳,张北玄的话语犹如一剂强心针,让他的心重新振奋起来。
不知道这是偶然巧合,亦或是命运早已注定。
就在此刻,他将视线投向了宽敞的街道对面,注意到一群行人正走在人行道上。
那是一群身穿明代服装的年轻人。
他们肆无忌惮地说笑,迈着轻快的步伐,笑声穿越空气,飘入朱元璋耳中。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足足过去了六百年啊!
即使隔世已久,仍然有人记得他,并视他为心中敬仰的精神象征。
即便是死,也无憾了!
仅此一点,难道还不够吗?
朱元璋的双眼变得湿润。
那份长久以来藏在心底的孤独,仿佛得到了新的抚慰。
“张北玄,快点带咱去那什么大学!”
对于大学,朱元璋充满期待,直觉告诉他,那绝对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
张北玄点点头,引领一行人朝着南京大学所在的方向走去。
不一会儿。
当他们走进大学校园,不出所料,又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到了!
那教学楼,前所未见,甚至还有很多高楼,显得钢筋铁骨般,牢固无比。
只需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大楼足以抵挡各种天灾!
进入学校内。
除了壮观的教学楼外,还有绿树环绕的小径,还有学生们欢声笑语地穿梭其间,整个环境洋溢着青春活力。
“这就是你们的大学?”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呆立原地,内心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现代的一切,与古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是,这就是现代社会里的大学,历史课里也有提到你们的名字。”张北玄微笑着回应。
朱棣惊讶地询问:“真的?这些学子们都认识我们吗?”
张北玄肯定地回答:“那肯定的,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你们的事迹,都知道你们曾创造过的丰功伟绩,当然了,读者除外。”
“……”
“关于洪武大帝复兴中华之举,朱标则是被赞誉为最完美的太子之一,永乐大帝卓越的文治武功,全都记载于史料之中。”
“即便历经六百年,大家依然铭记祖先们的付出,不会忘记你们披荆斩棘,历经艰辛苦楚,建立汉人大明!”
张北玄的一番话,激起了朱元璋内心的澎湃情绪,不由得放声大笑:
“好好好!能够让子孙们记住一些事情,就算不枉此生!”
朱元璋毫不掩饰的大笑,引起周围许多学生的围观与窃笑。
旁边的朱标急忙轻轻拉了拉朱元璋的衣服,低声提醒:
“爹,请稍微收敛点。”
在外,他没有叫父皇,而是叫爹。
意识到自己失态后,朱元璋略显尴尬地咳嗽两声,转头对张北玄说:“张北玄啊,赶紧带去咱上课吧!”
“你们当代人这么聪明,肯定清楚咱设立藩王制的问题所在,估计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的心中重新燃起了一线光明。
他深信不疑。
在这个时代,后人会给予他一个公正而公允的评价,而且在后人的见解中,肯定可以完善藩王制度。
“行。”
张北玄点头同意,随后带着朱元璋、朱标及朱棣三人向一栋教学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