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万历皇帝统治时期,鉴于朱元璋曾经在嘉靖朝现身的情形,也绝不会有谁胆敢违背这位太祖遗志,对张居正及其家人做出伤害之举。
这一生能获得像朱元璋这样的肯定,可以说值了!
特别是徐阶和高拱两位大臣。
他们同样是抱有远大理想的人才,但是相比之下,得到的评价却远远不及张居正。
然而,对于这一点,他们心悦诚服。
通过朱元璋方才的阐述,可见张居正无愧于大明首辅的称号。
仅凭推行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两项举措,便足以载入史册!
无论在何朝何代,改革总是容易招致敌意。
几代人积累起来的利益群体,往往会因为一两次改革而丧失地位。
正是因为这一点,历代改革往往要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底线,这些人必然奋力抵抗。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任务,即使做好了也不一定有人表扬,但做得不好却肯定有人谴责。
尽管徐阶和高拱同样是天纵奇才,但他们却没有张居正那样的勇气去挑战既得利益者,为百姓和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
从此刻开始,
两人将对张居正另眼相待。
称赞过张居正后,朱元璋再次看向嘉靖帝,顿时怒气冲天,指着鼻子斥责:“你再看看你自己!”
“混账东西,朝堂上有如此贤能的大臣,你不想着如何继续发扬光大明朝国力,”
“反而费尽心机分化他们,让他们内斗,白白消耗他们的才能。”
“你是怎样当皇帝的?”
被骂得垂头丧气的嘉靖皇帝,只好低眉顺眼地承认错误。
“今天我就明确告诉你,如果你今后仍旧沉迷修行问道而不理国事,不愿意为民办实事,咱将会废黜你的皇位,另立他人!”
这句话直接戳到了最痛处。
一听到自己可能被废黜,朱厚熜连脸面也不要了,立即跪地磕头认错,“祖宗息怒,孙儿知错了。”
“从明日起,孙儿一定会每日上朝处理政务,并且全力支持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与一条鞭法。
同时告知子孙后代,任何一位帝王都需遵守这两项政策,不然就是背叛先祖意愿!”
嘉靖之所以追求修仙长生,是为了永远掌控权柄。
如果被废帝位,这一切努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孰轻孰重,嘉靖还是非常清楚的。
“别说得太满了。”
朱元璋对嘉靖皇帝的话表示不屑,“话人人会说,做不一定都会做,你今天说的一切我全记下了。
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再来检查,若发现你有懈怠之处,二话不说就会把你这皇帝位置拿下!”
嘉靖闻言不禁打了个寒颤,暗中瞥了一眼朱元璋身边的张北玄。
他心里明白,这个小仙是有此实力的。
“孙儿定铭记于心!” 嘉靖郑重地答道。
见到已经达到敲打目的,朱元璋终于满意了。
“罢了吧,看你也有悔改之意,那么就再给你个机会吧。”
语气温和下来,他说道,“把这三万件奏折拿回御书房里去处理。”
“批阅期限随意,但只有一点,每一份都要亲自过目不得托付旁人。”
听罢此言,嘉靖欢喜不已,连忙答应:“谢谢祖宗宽宥,孙儿一定遵命!”
三万多份虽非小数,然而至少不用站在血腥现场通宵达旦了。
比起当前恶劣环境来说已经好太多。
见事情告一段落,朱元璋起身走向张北玄并开口说道:
“张北玄啊,咱们该走了。以后咱还回来再巡查一番。”
显然最后一句话是为了警示嘉靖帝而特意大声说出。
嘉靖面色严峻,似乎已被深深恐吓,再也不敢如从前那样懒政误国了。
“好吧。”
随着张北玄冷笑一拂衣袖,在满朝文武面前,带着老年朱棣、朱标等人突然消失不见。
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为这一幕震撼,他们纷纷俯身于地,满怀敬意地凝视着朱元璋等人离去的方向。
朱厚熜心中的敬畏感攀升至顶峰,开始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或许真的存在着超越凡人的力量。
等到朱元璋的队伍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他才缓慢地从地上站起,面向臣子们庄重宣告:
“从今日起,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席,授予太保称号,开启新的时代!”
“遵旨!”
群臣应声而落,再度跪倒在地领受这重要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