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那一脉儒生难免会偏向公子晏。
叔孙通拱手见礼:“公子有礼,下官得宗正所托,在典仪开始前帮最后再温习一遍流程。”
毕竟这是公子晏和公主矜的大日子,还是避免在这些小事上出错的好。
赵子期点头:“劳烦先生。”
“公子,您只要……”
叔孙通滔滔不绝,早就坐到一边的周廉暗自点头,不愧是十几个博士完善出来的,果真面面俱到。
当然,周廉也没待太久,不一会儿就招呼着晚膳去了。
这时候,两个人才算真正的面对面交流。
赵子期斟一杯茶递过去:“先生,有话不如直说。”
叔孙通双手接过:“某粗鄙,然仍欲效仿毛君,为您效劳。”
毛君,毛遂。
毛遂自荐,家喻户晓。
意思就是叔孙通愿意像毛遂忠诚赵王那样为赵子期效力。
原本这样的比喻在秦国说出来并不恰当,毕竟当年就是秦包围了赵国才逼出了“毛遂自荐”这一桩美谈。
但架不住赵子期的母族就是赵国王氏…
赵子期一下一下敲击桌面:“吾年少,只怕受不起先生如此忠心啊。”
叔孙通的心随着敲击声一跳一跳,这是一步险棋。
其他人就算是想要拜入小公子门下也是先接触蔺俞和周廉二人,然后用慈祥的目光期待小公子长大。
小公子长大后再优秀,也不过才七岁。
主少国疑,这不仅仅只能用在国家层面上。
就连当今陛下嬴政也经历过主少国疑、大权旁落,还是在及冠后不久掌握较多实权后才掀翻了吕不韦嫪毐之流。
但叔孙通却敏锐察觉到小公子的不凡。
据他观察,这府上是以小公子为首,陛下也是有事直接召小公子,根本没叫上什么其他人。
那就说明陛下认为小公子可以自己做主,当然也有可能是陛下在培养儿子……
叔孙通:“昔甘罗十二便拜相,公子乃是天潢贵胄,何需自谦?”
说完从袖子里拿出竹简:“公子不如先看看再下定夺?”
大秦这个时期,但凡是个识字的都希望着书立传流传千古,用所着文章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也不罕见。
赵子期眨眨眼,接过翻阅。
叔孙通还以为小公子需要好好读一段时间,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一杯茶还没喝完对面的小公子就看完了。
叔孙通有些失望,果然自己还是不太行吗?
也可能是这位小公子不太行,毕竟他再怎么说也是货真价实的博士!
心中却不由自主地出现了几分不忿。
这位小公子这样随意对待他人的作品,这无异于一种折辱。
就在这时,只见赵.过目不忘.子.前世看过更完善的.期开口说道:“先生,这边……,还有这里……。”
其实赵子期也不过是把前世看过的改动之处一一指出而已,但叔孙通却越听越来劲,心里之前的不得劲一扫而空。
这就是传说中的知己啊!
不仅认真看了,还能举一反三。
这小公子果然聪慧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