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过,两个月的光阴转瞬即逝。直到此时,赵空才恍然惊觉:
原来王室那边竟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将赵子期培养成才,而非像他起初所想那般,仅仅是头脑一热、随意送来一个年仅三岁的稚童而已。
这两个月来,王室对于赵子期可谓是不闻不问,完全将其托付给了赵空一人照料。
可怜赵空这位老师既要担当起为人师表的责任,悉心教导赵子期学业知识;又要扮演起父母的角色,照顾他生活起居中的方方面面。
这可真是苦煞了从未亲自带过孩子的赵空!只觉得自己已然生无可恋。
不过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
令赵空略感宽慰的是,尽管赵子期年纪尚小,但这孩子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颖和懂事。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军事领域方面,赵子期更是天赋异禀,那敏锐程度,仿佛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一般。
如此一来,倒也算得上是给予了赵空一份难得的心灵慰藉。
在军营之中,小小的赵子期正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地扎着马步。呼吸很快变得紊乱起来。
面对老师那时而纠结、时而欣慰的复杂态度,赵子期早已习以为常。
有士卒三三两两的经过,打趣道:“小公子,又在训练呐?您年纪小,将军也不知道悠着点。”
赵子期调整了一下呼吸,昂着头回道:“我很快就能跟上你们的步调了,别回头被我一个小童给超越了。”
这可爱的模样瞬间引起一小阵哄笑:“那我们可要抓紧了,要是真的被小公子超越了,面子往哪搁?”
和秦国的军方崇敬武安君白起一般,赵国的军方同样崇敬他们的武安君李牧。
李牧带兵比较其他将领较为宽和,故而私下里军中氛围不算严苛。
你还别说,知道有一位小贵人和他们一起训练之后,军队士卒日常训练的态度都认真了许多。
看向赵子期的眼神也有些许亲切。
毕竟谁能拒绝一位能同享福共患难的领导人?
当年李牧和将士们分肉,哪怕是得到肉的只有万分之一,但也能激发军队潜力从而抵抗住匈奴和大秦。
赵空选择让赵子期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一方面是在代王嘉的授意下为赵子期在军中铺路,另一方面也和李牧分肉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秦的军卒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眼巴巴地盯着自家将军,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同一句话:
“将军,您能不能给咱安排一下?咱们绝对不会输给天上那群手下败将,肯定比他们更勇猛!!”
王贲、蒙恬还有李信等将领们:“………你们这些家伙,简直不要太荒谬!”
赵姮或许还能够狠下心肠,但陛下可不一样!谁不清楚陛下对于自己的子嗣总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与溺爱?
虽说陛下子女众多,这份偏爱表现得不是那么显眼,但只要仔细观察便能察觉得到。
果不其然,嬴政心中十分不满。
让朕的儿子去训练没问题。
可训练归训练,怎能把朕的小十九当成猴一般让人围观观赏?!
道理朕都懂,可提高军队战力的法子也不在少数,又何必非得让堂堂的公子以这种近乎于“卖身”的方式参与其中??
再瞧瞧他抚养的小十九,那真是风度翩翩、气质出众,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言谈举止,都是如此的得体大方、进退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