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始皇帝嬴政越想越是得意,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股迷之自信,最终得出结论:
所以说,论起教养孩子,还是朕最在行!
【日子很快过去,一场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大暴雪骤然降临。这场雪下得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在一片洁白之中。
你要问积雪有多少?
反正淹掉赵子期这个小矮子毫无压力。
代地,地域狭小,还与匈奴相邻接壤。
换句话说,很冷!!
身为母亲的赵姮,心肠着实够硬。虽说在物质方面不曾亏待自己的儿子,但这些日子以来,她竟然从未前来探望过。
全然不顾年仅三岁的幼子是否会思念家乡,是否会因孤独害怕而哭泣。
赵空心疼地将赵子期紧紧拥入怀中。
没过一会儿,他便将孩子架起来,转头满脸期待地询问身旁的细君道:“刚捂热的,你要不要?”
刚刚还有点感动的赵子期:“……”
感动早了。
面对丈夫这番突如其来的举动,赵空的细君——常姬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无语地望着他,沉默片刻之后,秀气的回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接着,她没好气地伸手一把从赵空手中夺过孩子,一边轻柔地为赵子期整理略显凌乱的冬衣,一边嗔怪道:
“真不知道公主殿下究竟是如何放心将小公子托付于你这般不靠谱之人来照料的。”
常姬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有还没有生孙子给她玩,再加上赵子期实在好看,此时稀罕的紧。】
冬日,地靠匈奴的地方,可比秦地冷多了。
同时……
也是匈奴南下最频繁的时候。
嬴晏情绪难得有些低落。
华夏上下几千年历程,赞扬为国为民的大义是不变的主旋律。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少之又少。
至少皇帝能真正做到的,根本没有!
就拿现代所公认的“龙凤猪”组合来说……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奠定千年根基,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向外征战打下民族脊梁,是为了向外转移矛盾、排除异己以及洗清仇恨;
唐太宗打下巨唐推动华夏未有之繁荣昌盛,是为自己正名……
不巧,他前世今生都死咬着匈奴不放,也是为了私仇。
【气氛正温馨之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闭的木门被一把推开,风雪被吹进来引得屋内之人都下意识瑟缩一下。
“将军——!匈奴……,匈奴,来了!!!”
赵空猛的站起身来向外走:“急急忙忙算什么样子!带本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