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尚书大人如此爽快地答应下来,张好古心中大喜过望,赶忙再次道谢。
接下来的几日里,由于新成立的两个衙门事务繁杂,张好古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前往衙门处理公务,一直忙碌到深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有时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真可谓是脚不沾地、脚后跟打着后脑勺。
好在研究院那边还有宋应星全力支撑着,各项研究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否则以张好古一人之力,恐怕早已是分身乏术、难以招架了。
紧接着,张好古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户部,经过一番繁琐的手续和审批流程后,成功获批了足足一千亩土地。这片土地位于永定河一带,此地以往居住着众多的军户人家。如今既然已经占据了这块土地,那张好古便顺势将这些军户招募成为雇工。他心中早有盘算,打算在此处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
幸运的是,由于得到了皇帝陛下不遗余力的支持与青睐,这一千亩土地的批复进展异常顺利,没过多久便尘埃落定。于是乎,张好古当机立断开始着手规划建设事宜。首先,他在这里兴建起了几口窑炉,其中关于水泥窑的规划原本是要建设六个,但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暂且只动工修建一个;而玻璃窑的计划数量则是四个,同样也只是率先建成一个投入使用。此外,还有六座铁炉,目前暂时先建造两座高炉。
至于那些房屋、院墙以及其他各类建筑物,则需要等待到来年开春时节气候转暖之后再行施工。与此同时,张好古还在距离磁器口不远的地方额外索要了二十亩土地,专门用来停放车马,并以此作为邮政部的核心根据地和大本营。
话说这一日,张好古正行走在路上,突然间瞧见前方不远处站着一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叶绍袁。只见叶绍袁面带微笑,朝着张好古迎了过来。
“致远,近日可好?”叶绍袁拱手施礼道。
“承蒙挂念,一切安好。不知叶叶大人今日找我所为何事?”张好古回礼问道。
叶绍袁微微一笑,说道:“我这儿倒是有个好事儿想告知致远。听闻复兴门外有三十亩上好的田地欲出售,不知致远可有兴趣?”
张好古闻言,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应道:“要啊!如此良机怎能错过?”
叶绍袁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然致远有意,那咱们不妨寻个空闲日子,约上卖家一同前去瞧瞧那块地。”
张好古迫不及待地回应道:“明日可否?我实在有些心急。”
叶绍袁略一沉吟,然后说道:“明日恐怕不行,此事还需与卖家商议,且看他何时方便。这样吧,致远先莫着急,待我回去问问,随后给您捎个信儿。”
张好古虽心中急切,但也明白事理,遂点头应允道:“那就有劳叶大人了。”
次日清晨,张好古早早起身,满心期待着叶绍袁的消息。果不其然,未过多久,便有人前来传话,说是叶绍袁让他转告张好古,明日巳时可在复兴门外相见。
得到这个消息后,张好古兴奋不已,当即告了假。而叶绍袁因官职低微,平日里事务本就不多,自然也是轻轻松松地告了假,只等着明日与张好古一同前往查看那三十亩田地。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张好古早已迫不及待地坐上了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向着叶绍袁家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响彻街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不多时,张好古便抵达了叶绍袁家门前。他轻轻叩响门环,很快,叶绍袁便迎了出来。两人简单寒暄几句后,便一同登上马车,朝着目的地——复兴门外进发。
当他们到达约定地点时,卖家已经等候多时。双方相互见礼之后,彼此自我介绍一番。原来这位卖家曾经担任过户部郎中一职,但因投靠魏忠贤而遭罢黜官职。此后,他一直盼望着能够重新得到启用,为此四处奔走疏通关系,可惜至今仍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只得变卖土地返回老家。
随后,两辆马车缓缓启程。卖家所乘之车在前引路,张好古与叶绍袁紧随其后。车轮滚滚向前,扬起一路尘土。沿途风景如画,绿树成荫,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
不知行了多久,马车终于在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边停了下来。眼前这片广袤的土地足有三十亩之大,四周被一圈整齐的篱笆环绕着,宛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靠近河边处,坐落着一座气势恢宏的五进院落,其后还有一个精致的后花园。花园内巧妙地引入了潺潺流动的活水,形成一方清澈见底的水池。池中虽仅有一些残败的荷叶,但可以想象得出,待到夏日来临之际,这里必定会是荷花盛开、满园飘香的美景。
再看那座房屋,虽然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保存完好,房柱上涂刷的油漆甚至尚未褪色,显得格外亮丽夺目。张好古仅仅只是匆匆一瞥,便已对这座宅院心生喜爱之情。
接下来就是谈谈价钱了,卖家开口就是两千两,张好古说道,房子就是在城内也不值两千两,一千两都要好好卖,至于地更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