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未尽之言。
曹操自然明白。
“唉……”
曹操轻叹口气,语重心长说道:“文若啊,如今吾之大业正如旭日东升,方兴未艾,且往后之路漫漫修远。”
“以往大汉朝廷的官员都是什么德性,你我皆心知肚明,在此便无需赘言了。”
“在吾看来,唯有伯宁这般心志坚定,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品性,才能够有力地遏制各地官吏的不法行径。”
“若是用一个只知圆滑处世、心智不坚之辈,一旦受到威逼利诱,从而徇私舞弊,致使冤案频发,那对我们的大业,必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甚至于,对你们,对百姓,或许是一场灾难。”
曹操的一番话,如暮鼓晨钟般,振聋发聩。
顿时让荀彧如梦初醒,豁然开朗。
“呼……”荀彧深吸了一口气,神色郑重说道:“主公,属下今日受教了。”
言罢,荀彧朝着曹操深深地躬身行了一礼。
曹操微笑看着荀彧,坦然受了这一礼。
他刚才那番话,可不是吓荀彧。
在他的计划中,将准备成立一个类似明朝锦衣卫的职能部门。
而历史中对锦衣卫的风评,简直不要太臭。
曹操认为,也只有满宠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才能胜任这份差事。
此时,荀彧若有所思,拱手问道:“主公,伯宁这个新设的职位,其职权范畴与御史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御史仅有弹劾、监察之权,而无侦查、缉拿、问罪之能。”
“依属下之见,既然二者差异显着,则不宜混同,当另立一全新部门为宜。”
曹操闻言,欣然笑道:“文若所思,正与吾不谋而合,当如是也。”
荀彧略作沉吟,又恭敬问道:“主公既已有所考量,那依主公高见,此部门当以何名命之,方能恰如其分呢?”
在荀彧看来,此职位既由曹操提出,想必其心中已有定夺。
“锦……”曹操刚欲脱口说出“锦衣卫”三字,却又瞬间止住。
他念头一转,觉得这个名字,貌似有点不太友好。
锦衣卫三个字,很容易让他联想到明朝的那些尖嗓子宦官。
西厂,雨化田,了解一下。
况且,他本就常遭人诟病为宦官之后,可不想再被人视作为宦官头目。
“咚咚咚……”
曹操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案几,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荀彧也不催促,静等曹操给出答案。
片刻后。
曹操忽然眼中精芒一闪,已然有了主意。
他微微一笑,看向荀彧道:“文若,伯宁所掌之机构,吾欲命名为‘政统司’,你以为如何?”
“政统司?”荀彧轻声呢喃,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暗自思忖其背后深意,却一时难以明悟。
荀彧思索片刻后,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与探究:“主公,此名听来颇具深意,只是属下愚钝,还望主公能详解其中含义。”
“哈哈……”曹操朗朗大笑,眼中精芒一闪而逝,继而不疾不徐地说道:“文若啊,如今天下纷争不休,干戈扰攘,咱们新近攻占了诸多地盘,可这其中的官员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直接致使各地政令难以畅达无阻。”
“吾所拟定的‘政统司’这个名号,其中的‘政’字,涵盖的是治国理政的方略与准则,其所涉及的诸事皆与国家的民生福祉、吏治建设以及朝廷纲纪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