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希望,未来的永明城邦政府变成腐败官僚的温床,”
“更不想永明城邦的百姓被迫去拾橡子充饥。”
“所以我才要如此煞费苦心地向大家推荐土豆,”
“就是希望你们能认识到,它成为谷物的补充,甚至成为主粮的巨大潜力。”
“希望以后,随着永明城的发展,你们都能尽可能地帮助政府推广土豆。”
“我敢断言,以土豆的产量和环境适应能力,只要能被民众广泛接受,”
“就一定可以让饥荒成为历史!”
这一番话,又把整桌人给震到了,好一会儿都没人说话。
刚才闯祸的朝鲜少女这次长了记性,虽然做不到无视李国助的话,但总算没再走神。
“原来是唐代诗人的杰作啊!”
三浦按针突然感慨地说道,
“据我所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最强盛的一个朝代。”
“其对世界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以至于世界上很多国家至今仍把华人称为唐人。”
“日本就深受唐朝文化影响,在日华人的聚居地也被称作唐人屋敷。”
“想不到这样一个强盛的帝国,竟然也会有腐败的官僚,”
“竟然也会有贫弱的老人被腐败官僚逼得靠橡子维生……”
李国助莞尔一笑,说道:
“皮日休是晚唐诗人,他在世时的唐朝已是行将就木,不复往日的荣耀了。”
看见朝鲜少女又给自己斟满了酒,他便又喝了一口,继续说道,
“其实就算是在盛唐之世,也依然有人被迫以橡子为粮。”
“盛唐时期的诗圣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一生贫苦,最穷的时候,甚至有一个幼子都被活活饿死了。”
“在他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
“就有一首写到了自己被迫捡拾橡子充饥的凄惨境遇。”
他酝酿了片刻,居然又声情并茂地吟起诗来,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吟罢,他将杯中剩下的酒一饮而尽,继续说道,
“唐朝灭亡至今,已有709年。”
“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在这七百多年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整个民族反而失去了汉唐雄风,变的越来越文弱,越来越不思进取。”
“所以不难想见,当今中国肯定还有不少人过着这种捡拾橡子为生的悲惨生活。”
“为了将来的永明城邦不再出现这样的人间悲剧,”
“我不希望永明城邦也成为一个以农业为经济命脉的君主制国家。”
“所以我有心参考欧洲的共和制和重商主义,来构建永明城邦的社会制度。”
说到这里,李国助突然眼神热切地看着三浦按针,
“老师,如果永明城邦能成为一个共和制的工商业国家的话,”
“你觉得,我们能消灭饥荒吗?”
“啊这……”
三浦按针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过了好一会,他才垂首欠身道:
“很抱歉,小少爷,这个问题我恐怕回答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