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真是太谦虚了,”
李国助继续劝说道,
“利用走马灯原理的机器能不能实现,我心里没底,”
“但利用孔明灯原理的飞行器,我却认为它并不难实现。”
“所以老师可以先试着发明这种飞行器,”
“等成功以后,再试制走马灯原理的机器也不迟。”
李国助说这个话,当然是有事实为依据的。
从蒙特戈菲尔兄弟在法国进行首次热气球飞行试验开始,到首次热气球载人试验成功,
仅仅是1782~1783年11月21日下午,这将近两年的时间而已。
由此可见,热气球并不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发明。
在李国助看来,他甚至是一种严重迟到的发明。
但相比之下,依据走马灯原理发明的燃气轮机,就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条件所能实现的。
16世纪5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达芬奇曾利用壁炉中的烟气来转动叶轮。
但这跟走马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依然只是玩具。
1791年,英国工程师巴伯利用热力循环知识,科学地描述了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
1872年,德国工程师施托尔策设计了首台燃气轮机,但无法脱离发动机独立启动。
1905年,法国科学家勒梅尔和阿尔芒哥也对燃气轮机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虽可对外输出功率,但因效率极低而无法投入实用。
1920年,德国工程师霍尔茨做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效率可达13%,
却存在只能间断爆燃等诸多问题。
1939 年,瑞士制成了4兆瓦发电用燃气轮机,效率达18%,
标志着第一代实用型燃气轮机的诞生。
所以李国助真正希望三浦按针实现的,其实只有热气球。
至于他在实现燃气轮机上的努力肯定是要落空的,
但或许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果能对蒸汽机的发明起到推动作用。
三浦按针也是拥有敏锐直觉的人,能感觉到李国助的话有一定道理,便有些迟疑了。
李国助赶忙趁热打铁,祭出杀手锏:
“我给未来的永明城邦设计的专利制度,将是世界上最好的专利制度。”
“只要发明能服务于社会,发明家不仅可以获得为期15年的专利,还可以立生祠!”
“生祠是一种用于供奉活人的神庙,祭祀对象是对社会有突出贡献,并依然在世的人。”
“供奉发明家的生祠,两成收入归神职人员,八成收入归发明家。”
“与为期15年的专利相比,生祠的收入是终生的,甚至可以被发明家的后代继承。”
“老师,难道你不想做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吗?”
三浦按针仍然没有马上回应李国助,也不知是在迟疑,还是没理解李国助的话。
“上帝啊!谁能拒绝这样的利益和荣耀呢?”
考克斯眼神火热地看着三浦按针,郑重地说道,
“亚当斯,如果这样的荣耀你都不要,那就让给我吧,我来实现这两项发明!”
三浦按针沉默片刻,终于郑重其事地对李国助鞠了一躬,中气十足地说道:
“我愿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