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小少爷,你去哪?”
没走出几步,李国助就听到身后传来赵贞雅的声音。
李国助愣了一下,像是才发现赵贞雅在自己身边。
“找人。”
但他并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便继续迈步走去。
赵贞雅和金顺姬只得小跑跟上。
其实今天要塞里有头脸,或者与要走之人相熟的人都有来到码头送行。
只是99%的人在船刚驶出金角湾口时,就几乎是一哄而散了。
因为心里惦记着给蒸汽机设计冷凝器,廉司南基本上是走的最早的一个。
只有李国助依依不舍,又跑到要塞西北角的棱堡上目送三条船远去。
赵贞雅和金顺姬原本是过来送虞明珠的。
但作为李国助的贴身丫鬟,她俩也不便擅自离开,只好跟着李国助来到城上。
现在又不得不跟着李国助去找人。
李国助一下城,就径直来到位于永明要塞中部的一座宏伟的建筑之下。
从外面看,这是一座形如希腊神庙式的建筑,只是南北两端各有一座塔楼耸立在顶部。
南端的是一座方形尖顶塔楼,北端的是一座八角圆顶塔楼,前者比后者要高大不少。
这座建筑的位置和规模使它成了永明要塞里的地标性建筑。
它在南北方向上,正好位于永明要塞的中间,
但在东西方向上,则略微偏西,恰好位于永明要塞南北中轴大道的西侧,
与永明要塞的官邸,也就是李旦父子居住的那幢楼房之间相隔百余米。
而在百余米的空间内,还有五幢排列紧凑的小型楼房。
七座建筑在永明要塞西侧共同组成了一片建筑群。
实际上,这里正是永明要塞,乃至未来整个永明城的行政区。
而那座顶上有两座塔楼的宏伟建筑,是永明要塞中最晚完工的一座大型木构建筑。
从其建筑形式和位置来看,它应该是一座宗教建筑。
如果永明要塞是某个欧洲国家所建,那这座建筑就必是教堂无疑。
但永明要塞是中国人所建,所以这座建筑即便是宗教建筑,也不可能是教堂。
实际上它现在的名字,叫做永明学宫,是永明学会的集会和教学场所。
在永明学会成立之前,这幢建筑其实就已经完工了。
这就说明,李国助在设计这幢建筑的时候,
要么就是为永明学会而建,要么是有别的用处,要么就是压根没考虑用途。
然而永明要塞内的空间其实并不算大,
再加上为了防范建奴和巩固地盘,急需加强防御。
所以其外围防御工事的建造、维护和改建才应该是第一位的。
至于其内部的建筑,只需先用木构建筑满足基础需要即可。
比如水井、粮仓、医院、兵舍、校场、弹药库就是最基础的建筑。
这些建成以后,可以酌情建兵工厂,最后才应该是行政区。
甚至兵工厂和行政区都可以暂时不建,而是直接开始改造木制城墙,
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改建成砖石复合,或夯土包砖等更坚固的结构。
总而言之,要塞内部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好用途。
而不应该在建成以后随意更改用途。
至于在设计阶段连用途都不考虑,就更是不可取了。
之所以要在改造城墙之前建造行政区和兵工厂,主要是因为人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