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速改造城墙,起码得有三千劳工。
至于这幢建筑,李国助在设计它的时候,还真就是没考虑用途。
这主要是因为,他在设计永明要塞的时候,
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是以俄罗斯建于18世纪初的彼得保罗要塞为蓝本的。
他认为欧洲人对棱堡内部的空间规划是最合理的,毕竟这就是人家搞出来的玩意。
但他却忽视了一点,就是欧洲人对宗教的狂热。
尽管从军事用途上来看,教堂并不是必须的,至少应该是优先度最低的建筑。
但欧洲人建要塞,却往往都会优先建教堂。
所以当李国助意识到这幢建筑没有必要时,已经晚了,建筑都快要落成了。
幸好他后来想到了要成立永明学会,这座建筑便顺理成章的成了永明学宫。
这反而使它比欧洲要塞里的教堂更有价值了,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不过考虑到永明学会拥有给学者、工匠、发明家立生祠的决定权,
永明学宫其实也是拥有一点宗教功能的。
不管怎么说,对这个年代的人而言,宗教还是拥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的。
李国助推门进入永明学宫,只见里面的空间非常宽敞,根本看不到一根梁柱。
这说明它也是一座大跨度的木桁架建筑。
其内部的布局有一些像现代的大学课堂。
有人正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演讲,更多的人则像学生一样在台下听讲。
要不是李国助在学会成立之初就规定,学会一般不在白天授课的话,
他几乎以为现在就是在上课。
不过此刻在讲台上下的人几乎都是他认识的,永明学会的会员。
这说明,他们现在八成是在开学术研讨会。
这些人也都是去过码头,送过行的。
所以他们这个会应该刚开了没多长时间。
李国助推门的动静,显然惊动了里面所有的人。
唰的一下,全场人的目光顿时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诶,小少爷!你怎么来了。”站在讲台上的李德惊奇地问道。
“不好意思,打扰各位了。”
李国助怀着歉意,龇牙一笑,说道,
“有两件事,我想找人商量一下。”
李德莞尔一笑,说道:
“没关系,我们只是随便讨论一下经济学而已。”
“我们也是刚从码头回来不久,这会其实才开了两刻钟不到。”
“小少爷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李国助含笑点头,说道:
“我来是想问一问咱们学会里有懂得放养山蚕的人吗?”
参加研讨会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都没有回应。
最后还是李德说道:
“抱歉,小少爷,在座的各位都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没人懂得放养山蚕。”
说到这里,他一脸疑惑地道,
“颜老大这次去山东,不就是为了这事吗?”
“小少爷为何又要在我们之中找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