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1章 两个孩子

第1章 两个孩子

吕后彻底地醒悟了。

“政治斗争,我搞政治却伤害了身边最重要的人……

盈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爸抱着他,我就这样握着盈儿的小手,看着这孩子可爱的样子,

当时我发誓,绝对不会让这个孩子吃一点苦。

可没想到,到头来就是我害了他,是我害了他呀……

再大一点,他爸就出去打天下了,我们母子二人要撑起这个家,照顾一家人。

他虽然小,可是很懂事,从来没有向我抱怨过苦……

那时我就该明白,他是个强硬的孩子,他不软弱啊!

是我的错,是我逼着他才有了今天的结果,都是我的错啊!

他从来都是一个合格的孩子,是我不配做他的母亲……”

吕后在一旁回忆着,过去的一桩桩事情,都重重地回击在吕后的心上。

听了吕后的哭诉,苏云的滴滴泪花也因苦涩而变得沉重,从眼角汇聚,流下……

顺着脸颊流下……

……

代国。

和京城中沉重的氛围相比,代国简直犹如天堂一般。

这些年来,匈奴一直西征,几乎没有再骚扰过汉朝的边境。

虽然这些年匈奴没有再侵扰边境,可刘恒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匈奴的探查。

不得不说,匈奴的冒顿单于是一位英主,通过不断的西征蚕食大月氏,又陆续攻克了西域诸国,匈奴的版图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扩张。

刘恒知道,汉匈之间的大战就要不远了。

他从来没有松懈过一刻,一直在积极发展生产、备兵训马,以防匈奴的入侵。

在刘恒的不懈努力下,代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刘恒用实力证明了不是代国差,而是之前的国君菜。

公元前187年,代国就迎来了一次大丰收,刘恒觉得,老百姓今年一定可以过一个好的生活。

为了明年能有一个好收成,刘恒便下令减免田租,希望能把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可刘恒很快就发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好。

依然有很多灾民难民,许多老百姓还是吃不上粮食,即便好一点的家庭,手中的粮食也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于是刘恒就问舅舅薄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大丰收,还减免了田租,老百姓的生活依旧过的不好呢?”

舅舅薄昭感觉无比欣慰,外甥刘恒小小年纪能察觉到这一点,属实不易。

“你作为一国之君,觉得减免田租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实则不然。

你的政令下给的不是百姓,而是下面的层层官员,真正将政令落实到地方的,还是下面的层层官员。

官员都是有私心的,他们见今年大丰收,就觉得多增收一些赋税,老百姓也不会被饿死,官府也不会查出来什么。

虽然不会征收农业税,但他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征收各种各样的税。

比如百姓每年要为国家服一定的劳役,这会大大减少他们在田间工作的时间,从而降低收成。

另外,还有人头税、苛捐杂税等等。

因此,并不是说减免田租,老百姓就能过上好的生活;不是说减免田租,就会成为百姓口中的好君主。

有些时候错误的政策,反而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只有亲自考察过后,才能体会到老百姓真正的苦,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更加合适的政策,这才是一代仁君应该具备的合格品质。”

薄昭讲了那么多,就想告诉刘恒一个道理:万事都要亲自考察过才能下结论,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

而刘恒不仅记住了舅舅薄昭的话,更是从中领悟到了更深的一层。

这天下的老百姓不仅要承受田亩税,还有劳役、人头税、苛捐杂税等等,刘恒是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苦。

他将舅舅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同时也发誓,一定会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代国的每一位百姓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