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白安秋还没离开东洲城,除了想在走之前把韩青雪安排好,他还在等一个人。
百里裴元。
天武王朝大军昨日已击退琉金军队,但却迟迟没有百里裴元的消息,战后李云飞也派人赶往致富村通知他,但到场之后,发现尸横遍野,驻守致富村的五千精兵几乎怠尽,一营、二营、三营的将士也死伤无数,基本全军覆灭。
他们拖住了琉金朝这五千精兵的支援。
李云飞和白安秋找了好久,也都没发现百里裴元的尸首。
他不相信百里裴元就这样命丧疆场,所以他在等,等他的出现。
就算告别,也要当面说。
毕竟,这家伙是自己下山后,遇到的第二个朋友。
白安秋在东洲城等了三天,还是没有看到百里裴元回来,他心如死灰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最不好的结局。
他牵着马离开了东洲城。
而在东洲城城墙上,李云飞扶着满身是伤的百里裴元站在墙头上,看着落寞离开的白安秋,问道,“你真的不见他一面?”
百里裴元心中有些苦楚却说不出,摇了摇头。
“我没脸见他!”百里裴元羞愧的低着头,“他把一营二营三营两千余人交给了我,我却带着他们战死在致富村的战场上,仅带回了一百号人,我有愧于他!等我哪一天混出个人样来了,我再去面对他,跟他致歉!”
李云飞叹了口气。
那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两千余人对五千精兵,拖住就不错了,百里裴元硬生生用两千人战损换了敌人五千精兵的性命,这功绩,足以证明带兵实力了。
但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想的,竟然这般钻牛角尖。
大军在白安秋走后的第二天便班师回朝。
李云飞带着百里裴元,回往晋安城,论功行赏。
武德帝旨意,也是要让白安秋一起进宫接受封赏嘉奖的,但却被他拒绝了,他要去江湖闯荡,李云飞知道白安秋那脾气,也没有多说什么。
鲜衣怒马少年时,江湖路远步无怠。
阳光斜洒在古道上,一片宁静的世界被打破。少年郎骑着骏马,疾驰在芳草萋萋的原野上。
他身穿白衣,迎风飘扬。少年那自信满满的笑容,映衬着青春的热血与激情。
“好你个小十七,竟然不等你师姐。”莫寒策马赶到,与白安秋并行。
一袭红衣,腰间紧束着镶嵌着宝石的腰带,眉目如画,齐腰的长发随风飘动,英姿飒爽,衣袂飘飘,潇洒风流。
“师姐,我还不想回学宫,想去看看这江湖!”
“好,师姐陪你!”她嫣然一笑。
白安秋会心一笑,扬鞭。
“驾!”
她是江湖中的女侠,学宫中的二弟子,翩翩佳人,风华绝代。
再一次踏入江湖,竟是为了陪她那刚入学宫门的小师弟。
出了东洲城,一路南下。
大好河山,良辰美景,不亦乐乎。白安秋和莫寒骑了七天的马,换走了水路,一路从金陵顺流而下,直至江南。
暮春四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江南四月的阳春烟景,古往今来,不知曾迷倒了多少骚人墨客、公子王孙?何况是从未到过江南的人,在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醉人季节里,自然是要着迷的了。
白安秋便是这其中一人。
这里江南的美和青山镇的江南不同,和东洲城也是不同。
江南的天多雨,蒙蒙细雨如丝丝牛毛般从天而降,顷刻间洒遍了水乡的每一个角落。“烟雨江南”这名儿尽显得淋漓尽致。
突然下起来的小雨似乎并没有让行人慌忙起来,随手打起纸扇,穿街绕巷。
“师姐,这就是江南啊!”白安秋感慨一声,对眼前的美景十分喜欢。
“你快进来,当心淋着雨着凉了。”莫寒在客栈门前,催喊了他一声。
二人上了楼,坐在了一处窗户边,顺着屋檐水滴,看着外面的风景。
“一壶酒,一盘牛肉,一只烧鸡,两碗素面,再来一盒糕点。”
小厮见白安秋点菜,赶忙记下,临走前,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客官,看您二位初到本地,正逢江南新茶上市,可来一壶先品尝一番?”
“那便来一壶龙井春茶。”白安秋甚是欢喜,又加了一壶龙井茶。
很快,茶先上。
白安秋自然而然地先帮莫寒沏茶,倒了一杯,递上前来,“师姐,请喝茶。”
茶水飘散着江南独有的清香。
六七个打扮得十分粗犷的男子握着大刀,迈着六亲不认步伐走进了客栈中。见这些人来者不善的模样,掌柜地也立马笑脸相迎,佝偻着身子,嘿嘿笑道,“各位大爷,是打尖还是住店?”
为首这人长相丑陋,面目狰狞。身高约摸九尺,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凶光,鼻孔张得特别大,两只手上全是茧子,一看就是使刀的老手。
他没有说话,自顾自地就走上了二楼。
二楼中只有两间包间在使用,另一间中好像也是几个江湖人打扮模样,为首的是一个披着头发,绑着一根绿竹细叶抹额的男子,一袭青丝长衫,腰佩一枚翠绿玉带,眉目清秀,鼻梁高耸,唇红齿白,也是个俊俏郎。身边有三个穿着劲装的老者和一女子作伴,看样子功夫不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