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青岛青青亲又亲
青山青水亲血缘
青竹节节步步高
青春旭日夕阳憩
晚上二个外甥弟弟和他的战友与当地朋友,青岛这里喝起酒来就是好似天塌地漏了,那个鲜啤就像流水哗哗的流进了肚子里了。
整扎整扎的豪饮,整瓶整瓶的碰了一口干,我真的非常佩服他们!我没有这个量也不敢这样的直灌下肚进胃,看来我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了……
但我也在尽量尽力在应酬应付着……
好在山东人喝酒不简就不怎么的强求对方喝,也就是说不强人所难!这个好显示了他们的直爽直率……
我发现他们真的是喝酒大杯涮大海鲜吃大肉说着大酒话,高潮的时候大声大气大喊大叫的也会大笑大闹的!
我弟弟也是被山东化了,完完全全的变成山东的汉子了!
两个外甥其中大外甥也变成了山东青岛人的个性标签了,也是啤酒直灌海鲜大涮也会大喊大叫的闹腾;三外甥要好的身上还有一些江苏老家的烙印,他在部队队十多年了。他是从陆军跨兵种从北京调剂到青岛海军的,在舰船上干无线电信号兵,是四级士官了!
大外甥原来在老家安东县食品公司下属单位里的,后来食品行业改革单位倒闭了,是我弟弟通过青岛关系把他弄过来了,在崂山区广电局下面的维修单位上班,算算也来青岛十多年了,由刚开始的临时工到现在的正式工老师傅级别了!并且对象也早就过来了,全家落户青岛了!
两个外甥是我的大姐家大儿子和小儿子,在老家安东县城还有一个二儿子他们是在开店铺的。
大姐她小时候由于家里面贫穷也没读多少书,只上了三年级就下来了,帮助带弟弟妹妹。
大姐比我大几岁,在我和她的之间原来还有一个二姐,因为生病在几岁的时候夭折了。
大姐在十八岁就出嫁了!
嫁给当时也是相当贫困的地方~红窑乡!
刚解放的前些年,外出乞讨者很多,红窑原来是盐碱地多占比好多,盐碱地种旱谷作物是没有多少收成的,后来旱改水了种了水稻就彻底的改变了!
红窑当时在整个安东县也是属于最穷的乡镇,但红窑解放前就是老解放区,参军干革命的人很多,所以后来出了不少名人高官!
有做过沪市行政首长的;有在徽省等省主政一方的最大领导的;有在..任过高职的决策层首长的……
也正因为后来的一位大领导念家乡情结特别浓厚,就大力支持扶持红窑大发展,在各方面予以源源不断的帮扶,后来的红窑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话说红窑~
红窑镇,以旧有红砖窑而得名。1957年12月,该地区撤区并乡,1958年9月成立红窑公社。1983年6月改称红窑乡。2000年10月撤乡建镇。2018年村员区划调整,将义兴镇并入红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