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贾雨村,刚当上了应天府尹没几天,屁股还没坐热呢,一件人命官司就摆到了贾雨村的案头。原来是两家争着买一个婢女,谁也不肯让步,结果就打起来了,还闹出了人命。
贾雨村立马就把原告传了过来。那原告哭诉地说道:“被打死的乃是我家主人!那天主人买了个丫头,谁知道是被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收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爷说第三天是个好日子,到时候再接进门。结果这拐子又偷偷把丫头卖给了薛家,被我们发现了,就去找那卖主,想把丫头夺回来。哪晓得薛家在金陵那可是一霸,仗着有钱有势,他家的那些恶奴竟然把我家主人给打死了,然后扬长。而我都告了一个月的状了,也没人给我做主啊!还望大老爷您把那凶手抓回来,为民除害,小人感激不尽!”
贾雨村一听,气得拍桌子:“哪有这样的荒唐事!打死人就这么跑了,还有没有王法?”说着就要发签去拿凶犯来拷问。
正准备发签的时候,就看见案边站着的负责看门通报的门丁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意思是不让他发签。雨村心里觉得很奇怪,只好先停了手,然后赶紧退堂,到了密室,让侍从都退下,只留下门丁伺候。这门丁赶忙上来请安,笑着问:“老爷您这几年官运亨通,加官进爵的,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贾雨村想了想,说:“看着倒是挺眼熟的,就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那门丁笑着说:“老爷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连自己的出身都忘了,不记得当年在葫芦庙里的事了?”
雨村一听,犹如五雷轰顶,这才想起以前的事儿。原来这门丁以前是葫芦庙里的一个小和尚,庙被火烧了以后,没地方住了,想去别的庙修行,又受不了冷清,觉得这活儿挺轻松热闹的,就趁着年轻留了头发,当了门丁。贾雨村哪里能想到是他,赶忙拉着他的手笑道:“哎呀,原来是老相识。”又让他坐下好好聊聊,这门丁哪敢坐啊。雨村笑着说:“贫贱之交不能忘啊。你我都是老朋友了,再说这里是私人房间,既然要长谈,哪有不坐的道理?”这门丁听了,这才告了座,侧身坐着。
贾雨村就问刚才为啥不让发签子。这门丁说:“老爷您都到这个省上任了,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吗?”
雨村赶紧问:“啥是‘护官符’啊?我都不知道。”
门丁说:“这可不得了!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怎么能当长久的官呢!现在凡是当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人名单,上面写着本省最有权有势、最有钱有地位的大乡绅的名字,每个省都这样,要是不知道,一不小心得罪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位保不住,恐怕连小命都难保啊!所以就叫‘护官符’。刚才说的那薛家,老爷您可别惹他!”
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抄好的‘护官符’,递给雨村,雨村一看,上面都是本地的大家族、大官宦的谚语和口碑。那口碑写得明明白白,后面注的都是从始祖开始的官位和家族辈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中,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