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花也怕自己吓到人,站在院外看了眼大牛两口子,才笑着对赵氏说,“婶婶别怕,我如今已经好了。”
听到这话,院里几人都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狐疑的往前凑。
大牛媳妇刘氏见她这样说,就知道她是不打算再瞒了,便笑着上前迎她“快进来,站在外边做什么?”
一拉着何春花往里走,一边给家里人解释,她确实已经大好了。
何春花对陌生人的亲昵接触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忍着没缩回胳膊。
在现代,吃饭买菜购物全部用手机便行,可以足不出户。
可是在这里,必须得出门,出门就得社交,就得有人情世故,所以她必须让自己适应。
大牛的娘赵氏,是跟李满仓的娘同一个村的,两人从小就要好,又一前一后嫁进了李家村,情分更是比往日添了许多。
她是眼看着李满仓被何春花的病拖累的不成样子,如今见着何春花是真好了,高兴的直拍掌,连地上的盆也顾不得捡起来。
何春花进了院子里,便笑着跟几人一一问好。
前些年何春花也会偶尔清醒一段时间,过不了几个月就又复发了,所以大牛家的人还是不放心,所以那笑容也不达眼底。
何春花心里清楚,但她没办法证明,又没有医生给她出一份检查报告。
所以就假装没察觉,只将手里的篮子放到桌上,笑着说
“今儿做了些饺子,给婶婶拿过来一家子尝尝味儿。”
她说的尝尝味儿,那是真尝尝味儿。
20个饺子,一家子每人连两个都吃不上,可她也确实没买太多的肉,只能拿出来这么多。
饶是如此,也值得他们一家子欢喜不已。
赵氏盯着篮子里的饺子看了半晌,才恋恋不舍的把目光移到何春花身上,“这饺子可是金贵东西,你拿给我们做什么?”
何春花也不答,只问道“婶婶可是嫌少?”
听她这样说,赵氏便斜睨她一眼,“倒是没想到你嘴巴子这样厉害。”
何春花一笑,便接话了“那婶婶就莫要推辞了,我今儿可是来求你们帮忙的。”
赵氏听这话,也就不纠结这事儿了,忙问她要帮什么忙。
何春花便将怀里的布拿给几人看,“我这次醒来,以前的事竟浑然忘了,连针线活儿也不会了,所以想央着婶婶嫂嫂的帮着做几件衣裳。”
从她进门,众人就看到她抱着的布了,此时她提起来,就忍不住问“你这又是布又是饺子到,可是赚了大钱了?”
何春花也不否认,只说李满仓前些日子打猎有些收获,换了些银钱。
打猎这个事儿,那属于涉及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了,运气好能挣些钱也属于正常,便没人再多问。
何春花喝了口水,便又起了话头“当时借了你们的被褥,怕是还得再借一段日子。这匹布就只做三个孩子的衣裳,剩下的就当做谢礼了。”
赵氏听了这话,笑着斥她,“你这孩子,心眼这么实在,不过是烂布头子枯草杆子做的被子,值当你用这么好的布来谢?”
这布足足一匹,就算给她那三个孩子从头到脚做一身,也能剩下不老少。
何春花知道他们要推拒,就劝道“我就算拿着去裁缝铺子里,也是要付师傅工费的。你们若还推拒,那我只好再多花些银子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