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居然是个骗局!这小子胆儿也太肥了!”
边说边挥舞着蒲扇大的手掌,满脸怒容,好似受骗的是他自己。
旁边一位身着绸缎长衫的老者,手捻胡须,原本眯缝着打量瓷器的双眼陡然睁大,连连摇头叹息:
“唉,世风日下呐!本以为能开眼见识真宝贝,没成想竟是这般闹剧,这骗子的手段也忒狡猾了些。”
周围众人纷纷附和,嘈杂声此起彼伏。
几个年轻后生更是按捺不住,撸起袖子就想往前冲,嘴里喊着:
“敢在这儿行骗,揍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但被身旁较为冷静的人死死拉住,劝道:
“莫冲动,先瞧瞧再说,别中了别的套。”
女眷们也叽叽喳喳起来,一位手持团扇的妇人尖着嗓子说:
“我就觉着不对劲,这天青之色哪能这么轻易现世,果真是假的,可把咱大伙当猴耍咯!”
说罢,气呼呼地用团扇猛扇风,以泄心头之愤。
众人的目光像箭雨一般射向马镫,有责骂的、有鄙夷的、更有满脸懊恼自己竟轻信的,现场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热粥。
而马镫则在这灼灼目光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子微微颤抖,平日里的狡黠与张狂荡然无存。
———情节相关信息补充———
友情提示,架空文,有艺术性加工和修改!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元代青花瓷器鉴定方法较为完善,有晕散、点晕、串珠、黑斑、铁斑、锡光、下凹、天坑、丝瓜筋九大真品特征!
而锡斑就是锡光,至于为啥是锡斑不是锡光,因为本文中,这个青花瓷就没有相关特征。
“锡斑”表述起来不明显,能让马镫以为自己有哪些地方观察不仔细,“锡光”表述起来感觉就很明显,容易引起马镫怀疑。
本文这个世界的青花瓷,没有发展到元青花瓷成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