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第一公侯 > 第69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69章 要想富,先修路

随着刘谨掌握的底盘的扩大,以及身处江东险要之地,刘谨觉得是时候,扩大水军的规模了。

之前刘方一部兵马已经搭起了水军的架子,所以这一次刘谨扩军,也就有了骨干。他新建镇江水营,自领镇江水营校尉,以刘方为副校尉,整合兵马,分为五部,共五千人,于石头津大造战船,兴平二年正月,镇江水营正式成军。

至此,刘谨帐下亲军达到了两营一万人,刘谨以主力驻守秣陵,同时在丹阳县,丹徒县驻守重兵,打造多梯次的防御阵地。

镇江水营主营设于石头津北侧,驻兵五千人。

同时在金陵山西北侧的玄武湖广布水寨,作为水营练兵之所。

同时,刘谨在丹阳北部诸县搞起了轰轰烈烈的修路运动。当时丹阳北部诸县除平原地区的县城官道较为便捷之外,凡是有大山丘陵的地方,至今尚不通路,不仅交通不便,更造成山岭悬远,官府对山中百姓无法进行有效的管辖。

因此,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路。

今年的冬天较为寒冷,不过在丹阳北部,除了前一个月的大雪天气肆虐之外,进入兴平二年之后,天气便慢慢的转暖。

刘谨也没有整日待在府里,而是在周边诸县的田间地头巡视,望着热火朝天的修路大潮,一行众人都纷纷感慨。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各地之间的隔阂就打破了。货物的交流,商人行旅也就通达了,商旅通达,百姓也就可以用手中之物换取所需了。”刘谨深刻的理解后世伟人的那句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无论何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国策。

经济向好,农业稳定,商业发展,手工业大兴,这样的社会就是不发展都难。

“少主公说的是,下官在句容时就深受道路不通之苦,城中百姓与山中百姓本可互通有无,但是道路不同,下官也只是干着急。”崔长青一袭青衣跟在刘谨身后,刘虎、史大虎、霍真以及诸县县官长吏等人也远远地跟着。

太史慈已经南下驻守丹阳县,崔长卿俨然已经成为刘谨最为信赖之人。

一行人中,还有被刘谨安置在丹徒县的大匠赵老翁。

赵老翁捋着自己发白的胡须,他看着远处唱着山歌,光着膀子劳动的百姓,点头道:“不瞒少主公,在下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地方,还是第一次看见百姓们如此热烈的场景。第一次看见他们不是为粮食而如此兴奋啊。”

“不错,不仅如此,这些天不止是秣陵,周边诸县都有信报传来,山中百姓听说少主公要沟通诸县的通道,还要在临近山越的地方设草市,帮助百姓沟通有无,没有官府征调,皆自发的下山协助筑路,以下官看,不出半年,以秣陵为中心的诸县主官道就能贯通。”

刘谨伸出手,将赵老翁从马车上扶下来,笑道:“其实修路之事,我在心中酝酿已久,迟迟未能动工,是因为战事持久。如今诸县安定,我们也有了时间和精力去做了。来年屯田之事,还需要诸位出大力。”

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和大后方,再多的兵马都是乌合之众。

刘谨好不容易有了一块根据地,自己必须要想办法将其经营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凭实力截胡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