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个瞬间,睿泽帝会疑虑冀国的行动这么快,是不是有人在朝中为她通风报信。
宰相虽然不能将睿泽帝的想法猜到十成十,但也大差不差。
和睿泽帝不同,宰相不认为杜玉山和乌凤呈有勾连,他知道睿泽帝对杜玉山的猜疑,但也知道杜玉山对临昌国的忠诚。
杜玉山和睿泽帝的矛盾事临昌国内部的矛盾,杜玉山这个人骄傲至极,绝不会用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
只要杜玉山在西征的过程中顺利一些,只要他拿下冀国那位女帝,睿泽帝的猜忌自然不攻自破,甚至,连续两次抵御外国入侵,杜玉山的继承人之位便稳妥了。
睿泽帝将宰相留下,宰相也默契的不再说什么。
君臣默契,除了林峰和林家人,再没有别人受伤,大家和和美美的继续为临昌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杜玉山代表睿泽帝出兵西南,这一次又集齐了百万大军,不再是林峰的号称百万,而是实打实的百万。
不仅如此,他的队伍里还有一位玄灵境的武修。
沓云王师虽然是督察,但他不会掺和领兵之事,他只负责找到乌凤呈,然后击杀她。
作为本次事件的另外一个当事人,杜玉山没有参与前期的探讨环节。
杜玉山也有谋士,这些谋士时刻关注京都的事情,也是第一时间知道了睿泽帝因为朝臣上奏杜玉山征西而罢朝三日的事情。
有人找到杜玉山,希望杜玉山主动去向睿泽帝表述自己愿意带兵西征。现在睿泽帝和朝臣僵持,需要人递个梯子,这个人可以是杜玉山。
由杜玉山主动请兵出征能让睿泽帝面子好看一些。
杜玉山直接就摇头拒绝了。
“你说的很好,对咱们的这位陛下也有些了解,但了解的不够深入。这个时候我默不作声,他即便不满意我的沉默,但他主要的怒气还是会发泄在那些忤逆他的朝臣身上。一旦我主动提出去攻打冀国,他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喜欢我。战事结束,他还会因为这份主动而越发猜忌我,我不能去。”
谋士想了想,明悟,对杜玉山佩服的五体投地。
很快杜玉山便收到了调令。
杜玉山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开始调动霜雪军打算离开北境,直接南下。
但,他遇到了一点阻碍。
大军出征一般会配备一个督察,即便是林峰带兵,军中也有大皇子兼任督察。
霜雪军坐镇北境,军中自然也有一个睿泽帝的眼线,这个人对睿泽帝绝对忠诚,又深知睿泽帝对杜玉山的不满,平日里在一些小事上没少给杜玉山惹麻烦。
杜玉山这些事情都忍下来了。
只不过这人仗着自己懂一点排兵布阵,总是喜欢对杜玉山指手画脚。
这一次也是如此。
“将军,风暴口还有十一天的时间关闭,我看那冀国女帝铁了心要盘踞在西南地区。如若我们等风暴口关闭,那些个寞黄人岂不是退无可退,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沓云王师是新的督察,这位督察等霜雪军离开北境,就必须回京都复命。
在这里督察虽有监管之权,但杜玉山行事有度,指挥得当,御敌于国门之外,他也不能拿杜玉山如何,再者北境没有京都繁荣,这位督察自然更想返回京都。
如此说,只是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判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