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山不用再忍这个纸上谈兵的人,措辞语气就比以往更加尖锐一些。
“督察是觉得,霜雪军应该和那些怀着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视死如归的冀国军同归于尽吗?”
没有退路,没有希望,异国他乡,只有手中的武器和前方如启明星一样的将领可以依靠,这样的军队能爆发出怎样的实力来?
杜玉山想都不敢想。
就算是猎手都知道,不能将大型凶猛的猎物一个劲儿的往死路上避,要防止它们临死反扑。
偏偏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有人不懂。
不懂就算了,还喜欢指手画脚。
杜玉山不等这位马上下岗的督察有什么反应,便离开了这里。
他没有在北境盯着他们换防,也没有立刻带着霜雪军离开。
他将一切事务都扔给了副将和坐镇北境的督察。
姚高国虎视眈眈,一走了之的下场就是霜雪军前脚离开,后脚这里就能成为战火纷飞的战区。
这些人员调动用不上杜玉山。
杜玉山知道时间紧迫,只带着十个人快马加鞭,通过传送阵抵达西南西部。
他要亲眼去看看那位冀国女帝是个什么人物。
朝中那些人战的总结写的冠冕堂皇,将错误归咎于出征的林峰和以宝州城为首的西南地区的城主,甚至归咎于那些不懂得反抗的西南地区的人民。
稍微清醒一点的,则是哀叹临昌国上下的傲慢。
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没有人意识到临昌国对乌凤呈的种种手段一再受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人真正了解乌凤呈!
不管是乌凤呈的性格,还是乌凤呈的实力,甚至是乌凤呈建立的冀国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班底!
这些,朝堂上的那些人一个都说不出来,唯一可能很是了解的那个叫梁岭的男人也因为跟着大皇子,消失在了临昌国的眼前。
对自己的敌人毫不了解,自以为掌握的消息,实际上都是乌凤呈主动传递出来的假消息,是有意放出的烟雾弹。
他们自以为得到的好处,实际上是乌凤呈抛出来的引他们上钩的诱饵。
假设宝州城城主,先去了解一下乌凤呈和邬贝之间的矛盾,了解乌凤呈对背叛者的脾性,对敌人的狠辣。只要他们对乌凤呈有起码一点的了解,也不会一夜之间失去宝州城这个扼住西荒寞黄人咽喉的城市。
看似无辜,找不出差错的罗城城主没有错吗?
大错特错!
知道宝州城出了事情,他们也没有升起对乌凤呈的警惕,也不主动去了解乌凤呈和他手中的那支军队,莽撞出兵,最终被人偷家。
林峰,这位稳妥的常胜将军,他和林家的遭遇让杜玉山同情,可杜玉山根本无法赞同林峰的军事行动。
杜玉山就一个疑惑。
为什么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