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宣纸之上的墨汁干透,李嗣恩小心翼翼地拿起画作。有了百寿图的前车之鉴,此次他绝不会再假手于人。
魏桓借着为李嗣恩让路的时机,后背似有意又似无意地轻轻向后撞去。魏桓那结实的后背,与李永乐的前胸撞在一起,李永乐不禁痛得轻呼一声,显然魏桓这一撞,恰好击中了她的痛处。魏桓心中暗自窃喜,脸上却佯装出一副浑然不觉的模样:“公主殿下,魏桓不知你在身后。”
李永乐虽捂着胸部,却并未动怒,显然她也认为魏桓此次并非故意。代王深知二人素有矛盾,唯恐李永乐在大殿上滋事,赶忙说道:“永乐,你随我去母后那里献画。”
晋后接过代王呈上的画卷,凤目在触及画像的一刹那,眼神瞬间变得明亮如星辰,流露出激动的神情。魏桓静静地伫立在人群之后,远远地凝视着晋后的面部表情变化,当看到她那激动的双眸开始泛红时,魏桓便知晓这幅画定然赢得了她的认可。
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画!”
她那美丽的眼眸中,竟似有泪光闪烁。她向代王言道:“这是本宫今日收到的最好礼物!”
代王喜不自禁,恭恭敬敬地说道:
“孩儿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晋后微微一笑,宛如春花绽放:“难得你有此等孝心,母后心领了!”她的目光再次回到那幅肖像之上,久久难以移开。
就连晋王也不禁转过头来,望向那画卷,口中不由自主地赞叹道:“美,太美了!”
晋王接着说道:“嗣恩,速将画师请上来,本王重重有赏!”
“是,父王。”李嗣恩转身向后,朝着魏桓招了招手。魏桓的心跳瞬间加速,狂跳不止,他处心积虑谋划的时刻终于来临了。魏桓强作镇定,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向前徐徐走去。
魏桓在路过太子李嗣元身旁时,太子的双眸瞬间变得如寒潭般阴冷,李嗣元做梦也想不到,魏桓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魏国九皇子魏桓拜见皇上、皇后,愿皇上和皇后福泽绵延,千秋万载!”
魏桓对着晋王、晋后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虽然身处晋国,但他身为魏国派来的质子,又有着魏国皇子的尊贵身份,礼节上无需行跪拜之礼。
在对晋王的称呼上,魏桓使用了“皇上”,尽管李存茂建国后一直沿用唐国晋王的名号,然而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合,魏桓还是认为称呼“皇上”更为恰当。
晋王和晋后看着魏桓,皆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万没料到这位画师竟然是魏国的九皇子。
晋王在得知魏桓是魏国皇子后,脸色瞬间变得对魏桓没了好感,毕竟众人皆知,晋王最为痛恨的便是魏家人。正是魏家,将唐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也磨灭了他自幼便立下复兴大唐的雄心壮志。
晋王李存茂的记忆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回到了自己十一岁那年。他清晰地记得,当时随父王进京报功,觐见昭宗时的情景。唐昭宗见到李存茂后,喜不自禁,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道:“我儿日后必成国家之栋梁,切莫忘记对我大唐尽忠尽孝啊!”
那时的李存茂虽然年幼,却毫不犹豫地跪下,坚定地说道:“存茂必将复兴大唐视为此生不渝的夙愿。”
唐昭宗对他赞不绝口:“此子可亚其父。”这句话的意思是,李存茂的才能能够超越他的父亲,让父亲都相形见绌,李存茂也因此得名“李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