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桓,此次唤你前来,是有一件至关重要之事欲托付于你。”魏桓见她面色凝重,心知此事定然非同小可,赶忙肃然道:“母后但请吩咐!”
晋后起身,移步至窗前,缓缓说道:“自从冯可道亡故后,丞相之位一直空缺,元钦今日早朝之上,提议让司空路和平出任丞相之职,被我一口回绝了。”她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在眺望那遥远的天际:“那路和平与元钦关系匪浅,倘若由他担任此职,大晋的朝政必将尽落元钦之手,我再想制衡他,恐怕比登天还难。”
魏桓义愤填膺道:“这元钦简直就是狼子野心,母后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让他羽翼丰满!”
晋后颔首道:“故而,我欲遣你前往青州走一遭!”
魏桓微微一愕:“青州?”
晋后伸出纤纤玉手,拍了拍魏桓的臂膀:“大晋在先王的励精图治下,发展至今日之规模,除了周镇远、元钦和冯可道,还有一人居功至伟。”
对此,魏桓闻所未闻,心中充满了好奇。
晋后娓娓道来:“先王曾有一位义结金兰的兄弟,名叫王朴。如今大晋的律法,乃是在他所着律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人学富五车,足智多谋,曾官至太尉。后来,先王见他在朝堂之上声名鹊起,对他心生忌惮,寻了个由头将他罢官,贬谪至青州担任刺史,迄今已有十年之久。”
魏桓来到大晋已有一段时日,对大晋的政治和历史皆做过一番深入的钻研,然而却从未听闻过王朴此人,眼神中流露出迷茫之色。
晋后道:“这些年来,王朴一直任劳任怨地担任着青州的刺史,若不是我翻阅大晋官员名册,几乎将他遗忘。”她那美丽的眼眸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魏桓小心翼翼地问道:“母后是否欲请王朴出山,担任丞相一职?”
晋后颔首应道:“我确有此意,不过在王朴回京之前,我不想此消息走漏风声。王朴被贬多年,心中对皇室岂能没有怨气?因此,母后希望你能亲赴青州,劝说王朴回京出任丞相一职,以你的才智,必定能够马到成功。”
魏桓毕恭毕敬地说道:“多谢母后对孩儿的信任。”
晋后又千叮万嘱道:“你切记,此事万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元钦那个乱臣贼子若是知晓我请王朴出山,定然会从中作梗。”
“母后放心,孩儿定然不会辜负您的重托。”一想到即将能够离开晋都,魏桓的内心瞬间涌起一种如飞鸟般自由翱翔的感觉。
晋后若有所思地看了魏桓一眼,轻声问道:“听闻刚才你去了公主府?”
魏桓急忙解释道:“孩儿是去给十二公主作画,顺便探望一下她的病情!”
晋后笑道:“我并未询问你去做何事,你何必如此紧张?”她温柔地为魏桓整理了一下衣袍,缓声道:“陛下大婚之后,我便会为永乐这丫头寻觅一门亲事,将她远远地嫁出去,留她在都城之中,迟早会给我招来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