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人有何事启奏?”皇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郭凌峰不卑不亢地抬起头,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或躲闪或疑惑的目光,最终落在脸色铁青的赵尚书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当朝尚书赵大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惊雷在平静的湖面上炸响,整个朝堂顿时一片哗然。官员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谁也没想到,这位平日里低调行事的郭大人,今日竟会如此胆大妄为,将矛头直指位高权重的赵尚书。
“大胆!你……你血口喷人!”赵尚书气急败坏地跳出来,指着郭凌峰的鼻子破口大骂,“你有什么证据,竟敢污蔑本官!”
“证据?当然有!”郭凌峰冷哼一声,从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高高举起,“这上面记录着赵大人这些年来贪污受贿的每一笔账目,每一笔都清清楚楚,证据确凿!”
他将账册扔到赵尚书脚下,语气冰冷,“赵大人要不要亲自看看,这里面有多少是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
赵尚书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隐藏得如此隐秘的账册,竟然会落到郭凌峰手中。
“陛下,臣还有证人,可以证明赵大人这些年来犯下的种种罪行。”郭凌峰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又掏出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赵大人的同党,他们可以证明,赵大人是如何利用职权,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甚至……”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甚至意图谋害忠良!”
“你……你胡说!”赵尚书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指着郭凌峰,声嘶力竭地喊道,“陛下,不要听他胡言乱语,他这是诬陷,是栽赃陷害!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然而,他的辩解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朝堂上的气氛已经完全被郭凌峰掌控。
郭凌峰没有理会赵尚书的狡辩,而是转身面向皇帝,沉声说道:“陛下,是非曲直,一目了然。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还朝堂一片清明!”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紧地盯着郭凌峰,又看了看瘫软在地的赵尚书,一言不发……
寂静,可怕的寂静笼罩着整个金銮殿。皇帝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示着他此刻内心的波涛汹涌。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扫视着堂下众人,最终落在了瘫软在地的赵尚书身上。
“赵爱卿,”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如同惊雷般在赵尚书耳边炸响,“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尚书浑身一颤,绝望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头。他明白,一切都完了。他抬起头,想要求饶,想辩解,可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无力地瘫软在地上,如同一条丧家之犬。
“来人啊!”皇帝怒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将赵尚书革职查办,所有涉案人员,一律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两旁的侍卫便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将赵尚书拖了下去。曾经位高权重的当朝尚书,此刻却如同死狗一般任人拖拽,毫无反抗之力。
“郭爱卿,”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怒火,看向郭凌峰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和赞许,“你做的很好,朕心甚慰。”
“谢陛下,”郭凌峰躬身行礼,脸上却没有任何得意之色,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然而,朝堂上的其他人却无法保持平静。他们看向郭凌峰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和忌惮。这位平日里低调行事的郭大人,今日却展现出了雷霆手段,将权倾朝野的赵尚书拉下马,这份魄力和手腕,令人生畏。
而此时,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正在进行着。游行的队伍中,打着“严惩贪官”、“还我公道”的旗帜,人们高喊着口号,要求严惩赵尚书,声援郭凌峰。
这场游行的组织者,正是陶夭夭。她虽然只是一介女流,却有着一颗嫉恶如仇的心。得知郭凌峰在朝堂上揭露赵尚书的罪行后,她便毅然决然地站出来,组织了这场游行。
“郭大人是我们的英雄!”
“郭大人为民除害,是我们的大恩人!”
百姓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传遍了整个京城。郭凌峰的名字,成为了正义的象征,他的声望,也随着这场游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此时,在皇宫的御书房内,皇帝正与一位神秘的黑衣人交谈着,
“你确定,这一切都是他的手笔?”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黑衣人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此人,深不可测!”
郭凌峰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一夜之间便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位敢于挑战权贵,为民除害的英雄。百姓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感激,甚至有人在家中设起了香案,日夜供奉着他的画像,祈求他能够保佑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