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明就早早起床,帮助父母做完农活后,便匆匆赶往村里的广场。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由他和其他几位学习优秀的孩子一起,为村民们讲述书本里学到的故事和知识。
小明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精卫填海的故事,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故事讲完后,村民们纷纷围上来,拉着小明问这问那,言语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小明啊,你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成为像郭大人那样厉害的人物,带着我们一起过上好日子!”一位老农激动地说道。
“嗯,我会努力的!”小明认真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与此同时,在繁华的京城,郡主李红也在为推广新的教育理念而奔走着。她出身名门,深受新思想的影响,明白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贵族阶层中积极宣传郭凌峰的教育改革方案,组织各种文化沙龙,邀请学者名流发表演讲,探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起初,一些顽固的贵族对郭凌峰的改革措施嗤之以鼻,认为读书识字是平民百姓的事情,与他们无关。然而,在李红郡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纷纷表示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郡主殿下,您说得太对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确实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位德高望重的王爷感慨地说道。
“是啊,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要顺应时代潮流,支持郭大人的改革!”另一位贵族也附和道。
李红郡主欣慰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新的教育理念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几天后,京城最大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大会即将在这里举行……
京城最大的广场上,彩旗飘扬,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而庄重。为了方便各地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大会特意选择在初春时节举办。
百姓们翘首以盼,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着这次大会的内容。自从郭大人推行新政以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只能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孩童们,如今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学堂里读书识字,这让百姓们对郭大人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听说这次大会,郭大人要宣布一件大事!”
“是什么大事?快说说!”
“我可是听说了,郭大人要让所有的孩子,不论贫富,都能免费上学堂!”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人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高台之上,郭凌峰身着华服,神采奕奕,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我们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为的是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的时代!”郭凌峰的声音洪亮有力,传遍广场的每个角落。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立国之本,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知识的大门却始终向大多数人关闭。寒门子弟苦于没有机会,富家子弟也困于陈规陋习,长此以往,如何能够人才辈出,国家强盛?”郭凌峰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教育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无论出身,无论贫富,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郭凌峰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刘大儒捋着胡须,激动地说道。
“是啊,郭大人真是心系百姓,有远见卓识!”一旁的孙夫子也感慨道。
人群中的小明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郭大人的期望!
这时,郭凌峰再次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接着说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定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广招名师,同时,我还将亲自编写教材,传授新的知识和理念……”
说到这里,郭凌峰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嘴角泛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不仅如此,我还将在书院中开设一些与众不同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