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课程?”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好奇。刘大儒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率先发问道:“敢问郭大人,这与众不同究竟是指……”
郭凌峰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求知若渴的眼神,缓缓说道:“我打算在书院中开设算学、格物、农学等实用性课程,教授学生们新的知识和技能。”
“算学?格物?”刘大儒捋着胡须,眉头微皱,“这些都是奇技淫巧之术,岂能与四书五经相提并论?”
“刘大人此言差矣,”郭凌峰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算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格物则能让我们探究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可是……”刘大儒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郭凌峰抬手打断。
“我知道诸位心中还有疑虑,但请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未来。”郭凌峰的目光坚定而有力,“我希望培养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新一代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在郭凌峰的坚持下,新的教育制度最终得以推行。书院里,学生们不再只是埋头苦读经书,而是开始接触到各种新奇的知识和想法。
“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和落下?”
“为什么水能灭火?”
“为什么植物可以生长?”
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地提出各种问题,郭凌峰则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记住,”郭凌峰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要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刘大儒虽然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仍持保留态度,但在看到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时,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固有的观念。
一天,郭凌峰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几何学知识,他拿起一块木板,在上面画了几条线段,然后问道:“谁能告诉我,如何才能用最短的线段将这几个点连接起来?”
学生们纷纷低头思考,只有小明眼睛一亮,举手说道:“我知道!可以用直线连接!”
“很好!”郭凌峰赞许地点了点头,“这就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下课后,郭凌峰将刘大儒叫到一旁,指着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学生们说道:“刘大人,您看……”
刘大儒顺着郭凌峰的指引望去,只见操场上,当初那些只会埋头苦读的学生们,现在正围绕着一个木架子,用竹木和绳子修建一个小型风车。他们分工明确,有模有样地工作着,脸上写满了兴奋与专注。
“这些……是我们的学生?”刘大儒难以相信地喃喃道。在他的印象中,学生们应该是端坐在学堂里,手不释卷,哪里有如今这种自由奔放的景象?
“是的,刘大人。”一旁的孙夫子微笑点头,“这是郭大人倡导的新教育模式,学生们不仅要学理论,还要用实践来检验,正如这风车工程,便是我们今日的实践课题。”
一边说着,孙夫子一边走向学生群中,开始指导他们如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确保风车在风中能够稳固旋转。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听取孙夫子的讲解,并一一付诸实践。郭凌峰看见这一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一位气宇轩昂的富商赵四走来,手中捧着一厚摞银票,热情洋溢地说道:“郭大人,我愿出资赞助学生们的创意项目,给他们提供资金与平台,让他们的奇思妙想能够变成现实。”
“多谢赵四爷的大力支持!”郭凌峰满怀感激地说,“有了您的帮助,学生们就能更加大胆地探索世界,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当天傍晚,郭凌峰在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讲座,他站在讲台上,手握话筒,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各位学生,知识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更在于你们的双手和实践中。赵四爷今天已经承诺为大家提供资金和平台,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把想法变成现实,勇往直前,不怕失败。”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向赵四,连声道谢,同时迫不及待地向他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各种创意方案。赵四认真地查阅每一份提案,当场便承诺了几位学生的项目资助。
郭凌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慨,如今的书院,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知识灯塔,照亮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书院中的新风尚逐渐蔓延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认真听讲,课后更是纷纷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有人制作手工制品,有人进行科学实验,甚至有人开始尝试开发简单的机械装置。
一天,小明找到郭凌峰,神秘兮兮地说道:“郭大人,我最近发明了一个新奇的小玩意儿,您能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