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哪方面的发明?”郭凌峰饶有兴趣地问道。
小明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小的机关装置,兴奋地解释道:“这是一种简单的水力装置,可以用来提水浇灌田地,省却了好多劳力呢!”
郭凌峰仔细端详着这个精巧的小发明,眼神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好!小明,你的这个发明非常有创意,或许能为农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
“真的吗?”小明激动地握紧了拳头,“那我还想改进一下,让它变得更实用!”
“去吧,孩子,放手去做!”郭凌峰拍了拍小明的肩膀。
操场上,一群学生围拢在一个工作台周围,正在制作用于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富商赵四微笑着在一旁提供着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郭大人。”刘大儒走到郭凌峰身旁,意味深长地说,“或许,你真的对了……”
郭凌峰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小明的“水力提灌装置”最终获得了专利,这个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整个书院,学生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小明一夜之间成了书院的风云人物,他发明的装置不仅得到了官方认可,还有不少商人表示愿意投资生产。
“我一开始只是想帮家里减轻负担,没想到……”小明站在领奖台上,腼腆地笑着,眼神里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感谢郭大人和书院,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
小明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学生。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纷纷开始琢磨起自己的创意,书院里的学习氛围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安静的课堂,如今常常变成热烈的讨论现场;原本空荡的操场,现在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发明创造”。
郡主李红听闻书院的创新之风后,特意在封地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大赛”。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众多年轻学子报名参加。比赛当天,各种新奇的想法和发明层出不穷,有可以自动播种的农具,有能够记录时间的水钟,甚至还有人设计出了可以折叠的房屋模型。
“这真是太令人惊叹了!”李红郡主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作品,不禁赞叹道,“这些年轻人的创造力真是无穷无尽!”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郭大人推行的教育改革啊!”刘大儒捋着胡须,欣慰地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比赛结束后,郭凌峰特意将所有参赛学生召集在一起,准备进行总结发言。他环顾着眼前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缓缓开口说道:“今天,我看到了……”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一个学生正低头摆弄着一个奇怪的装置,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目光……
“你在做什么?”郭凌峰走到那名学生身边,温和地问道。
那学生吓了一跳,慌忙地抬起头,看见是郭凌峰,顿时紧张得满脸通红,“郭,郭大人……”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别紧张,让我看看你的作品。”郭凌峰鼓励道。
学生这才怯生生地将手中的装置递了过去。那是一个用木头和竹子做成的简易模型,结构精巧,但看起来却有些古怪,像是某种古老的机关。
“这是什么?”郭凌峰好奇地问道。
“回,回大人,这是我仿照古籍中记载的‘指南车’制作的模型。”学生的声音依然很小,却透着一丝自豪。
“指南车?”郭凌峰微微一愣,这可是失传已久的古代发明,据说可以自动指向南方,用于辨别方向。他仔细地观察着模型,发现虽然制作粗糙,但基本原理却把握得十分准确,不禁对这名学生刮目相看,“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王虎。”
“王虎,你很有想法,也很有钻研精神。”郭凌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虽然这只是个模型,但它代表着你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郭凌峰回到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高声说道:“今天,我看到了希望!我看到了未来!你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文化的火种!我希望你们能够牢记今天,牢记这份热情,勇敢地去探索,去创造!记住,创新,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郭凌峰的话语在广场上空回荡,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一个个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各位,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郭凌峰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有力,“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珍贵的知识和技艺正在逐渐消失……”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