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不把她们放心里去,只是却得顾忌师妹的看法。师妹此番远离双亲,若是此时便闹出风波了,我恐师妹要心生不安。
贾家富贵豪奢,连带着下人也见钱眼开,只些许银子,买师妹一个心安罢了,不必放在心里。”
绿衣这才不多说了。
此后日子里,林思衡再上三楼,果然便无人来拦,大家都渐渐习以为常了。
...
船行一月,至神京码头。
贾家早已吩咐人提前在此候着了。见有一簇新三层楼船劈波斩浪而来,楼船上高挂“巡盐御史林”大旗,便忙招呼起来。
接了人,穿过城门,便往荣国府去,黛玉坐在轿中,一边想起之前母亲提起,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且这几日与那几个三等仆妇相处,见其吃穿用度,倒比寻常人家更胜三分,因而不免又心生担忧,恐自己要遭人耻笑。
俄而又想起师兄这几日日日宽慰的话,心中也道:是了,我林家本是五世列侯,又兼诗书名门,自不弱别家三分,由得它是好是歹的,我只管孝敬外祖母也就是了。
又见轿子外,师兄仍是骑马随行,心中更觉安定几分。于是也从纱窗外瞧去,见神京街市繁华,人烟阜盛,果然与扬州大不相同,也渐渐欣赏入迷起来。
林思衡骑马随行,进城以后便吩咐郑阳先去联络钱旋。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转出两个大石狮子来,又有三间红色朱漆兽头大门,门前正有十几个衣着华服之人。正门却并不开,只一个个从东西两座角门进出。
林思衡抬头一看,却见有一块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烫金大字。
继续西行,又见一道三间大门,与之前别无二致,却正是荣国府到了。众人仍从西边角门入。
略行了几十步,便换了一群小厮来抬轿子,林思衡与边城等人都在此等候。
抬至一垂花门处,又一群婆子接过了,待那群小厮退出去,众婆子便上前打起轿帘,扶了黛玉下轿。
黛玉转身一看,见师兄不在此处,便有些不安,有心想问,眼下却只得按捺一二。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脚步轻移,袅袅婷婷得转进垂花门。过了穿堂,便见一紫檀架子大理石插屏,转过插屏,又见三间抱厅,后面便是正房大院。
五间正房,皆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两侧穿山游廊下,正挂着鹦鹉画眉等鸟雀。
正房台阶之上,正有几个衣红着绿的貌美丫鬟,见黛玉来了,忙都迎了上来,连道:
“老太太正念着呢,可巧就来了。”
一边争相打起帘栊,一边往里回话。
“林姑娘来了。”
。。。
ps:
关于黛玉进贾府走角门一事解析:
首先,角门这东西纯粹就是为了方便,并非是很多朋友想的,专给下人走的门,原着中邢夫人,贾琏,贾宝玉也皆从此门进出。大门不是遇到大事是不开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荣国府正对着荣宁街一共只有三个门,分别是正门,西角门(黛玉进的就说这个),东角门(黑油大门),正门肯定走不了,哪怕贾府再重视主角和黛玉,两人没有个官身诰命的,国公府的大门也开不得。那就只能走角门了,其实也没得选。
从西角门沿直线走,直达贾母住处,东角门直通贾赦东跨院,黛玉进贾府,于情于理,第一个要见的肯定是贾母。
此外,荣宁府也没有什么侧门的说法。
另外,关于本章中“二两赏银”一事,关于贾家仆役是否富裕,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对于手里各有营生的管事一级,他们又收取外快的来源,又贪墨的去处,自然是富裕的。
但若只是普通下人,手里没有来源的,即便是大丫鬟,也不会有钱到哪里去,例如晴雯。
更何况是贾府这几个三等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