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不说红玉在绿衣手底下要经过一番怎样的磨砺。因着王熙凤提前打了招呼,过得几日,尤氏果然亲自来请贾母过府去看戏。
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致,便欲携了王夫人,宝玉黛玉和王熙凤等人一道过去,不料黛玉推说天寒不去,贾母慰问过几句,也不强求。
待到了东府,又不见秦氏这个重孙媳妇来请安,贾母问起来。尤氏便道:
“也不知怎么的,许是着了风寒,前些日子竟生了病,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整日里说是没有胃口,昏昏沉沉的,开了几服药也不见好。
原是要来老祖宗跟前伺候的,叫我给拦着了,只让她先安心养着。”
贾母便道:
“是这个礼,既生了病,就只管养着,府里的事务你这婆婆多照应些,别劳累了。”
又说要去看看,众人连忙拦了,生怕贾母过了病气。
又叫秦钟来见了一回,赏赐了两枚金银锞子。
至晌午时,贾母因年迈,便回府歇着了,王夫人爱清净,也跟着贾母回去。
宝玉一路送贾母回去后,正准备再转回去看戏,突然又想起宝钗来,暗道:
“我上回去,宝姐姐尚在病中,如今也不知好了没有,何不再过去看看?”
心思一起,脚下便朝着梨香院行来。又恐从正房夹道过,要撞到自己父亲贾政手上,也只得从前门绕过去了。
谁知才过了穿堂,正碰见贾政门下两个清客相公詹光和单聘仁。
二人一见宝玉,便笑着迎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拉着手,面上堆笑道:
“怪道我昨儿做好梦呢,真是好容易遇见哥儿一回。”
又是请安,又是问好,唠叨好半天,方才走开。
宝玉身后一老嬷嬷想着讨宝玉的好,因而问道:
“二位爷从老爷跟前来?”
两人都道:
“老爷在梦坡斋睡中觉呢,不妨事。”
宝玉听着这话,也笑起来。
出了门便要直奔梨香院,偏又撞上银库房总领吴新登,仓上头目戴良,再有其他几个管事,一共七八个人,见了宝玉,都一齐垂手站住。
偏有一买办叫钱华的,近前来讨好宝玉,先请了宝玉的安,宝玉笑着拉他起来。
众人见宝玉心情甚好,又一齐上前来讨好道:
“前儿在一处瞧见二爷写的联子,字愈发好了,什么时候也赏我们几张贴贴?”
这马屁正搔到宝玉的痒处,况且宝玉自觉自己的字写的确实好,因而也笑道:
“你们又是从哪里看见了?”
“好几处都看见了,都夸赞得不得了,单是宝二爷这一手字,我瞧着已有王羲之七成火候了。”
“你那是看走眼了,何止七成,我瞧着九成也有了。二爷将来定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宝玉忙道:
“这都不值当什么,你们自与我身边小厮说就是了。”
一边说,一边往前走,众人待宝玉离得远了,方才一哄而散。
宝玉到了梨香院,先去给薛姨妈请安,姨妈一见他来了,便把他搂在怀里心肝肉儿的疼爱一番,说道:
“我的儿,这样冷的天,难为你想着来。”
又忙叫同贵斟一碗热茶来。宝玉又问起薛蟠,薛姨妈只道:
“你哥哥是个没笼头的马,没一天着家的。”
宝玉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