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从定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为破坏规矩的人预留了巨大的利益。
扬州盐商,沿海盗匪,江南田土,诸如此类,莫不如是!
林思衡一时心中苦笑不已,师父其实一直什么都明白,他看得清清楚楚,却仍是为了这“世受皇恩”四个字,一头撞上铁铸的南墙!
师父是否也曾有过后悔的时候呢?林思衡也并不清楚。
而今他能做的,也只有尽力答完这一场考试,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才不算辜负了师父的殷切期望。
深吸一口气,紧抿嘴唇,林思衡提起笔来,在纸上留下一道道漆黑的墨迹:
“ 臣闻:
夫盐者,国之大利,民之必需。
今盐法壅滞,弊端丛生。以致国库空虚,百姓疲敝,何也?
皆今扬州八大盐商垄断民生,专擅其利。
古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主之洪业曰富。’
盐产于海与池井,本天然之物,宜利民而通财货。
然今日之状,八大盐商恃权而霸,官商勾结,抬高盐价。
以禁私盐之名,行贩私盐之实,独揽其盈,以致私盐难禁。
其价高者,贫者难购;其质劣者,民苦食之。
况其借国家之财,勾连权贵,借护盐之事,培植武力。
欲改此弊,首当广许民制盐。使盐户皆可采制,增其产量,降其成本。
次者,官府宜立严规,监盐之质量,督盐之交易,以防奸伪。
再者,税盐不必过重,取之有道,令民有余财,亦可富国库。
如欲改革盐法,必使盐商不得垄断。竞争兴而盐价平,民之负担减矣。
且盐路畅通,商贸繁荣,四海之内无缺盐之忧,国家财赋亦将大增。此乃善政之举。
望陛下察纳雅言,革新盐法,以安民生,以固社稷......”
洋洋洒洒千余字,一气呵成。
待写完时,林思衡长出了一口气,陡然放松下来,只觉出了一身的汗。
细细略读一遍,见无甚错误犯禁之语,便又誊抄到答题纸上。然后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起来。
申时,鸣鞭,有礼部官员进来收卷。
殿中一时有些嘈杂喧闹,新科进士们至此度过了踏入官场前的最后一关。
卷子在御史监察下弥封,收掌。
再由礼部书吏将所有卷子誊抄一遍,防止有因字迹或暗号舞弊之事。
誊抄完毕,送往文华殿交由读卷官审阅评定。
而这些与林思衡暂时都没有什么关系了,他的势力,眼下也还影响不到这重重宫禁里。
跟着引领官走出宫门,在他之后的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出。
林思衡微微转身,又看一看这座高大巍峨的宫门:
午门。
迎面而来的光线一时有些刺眼,叫林思衡微微眯起眼睛。
眼前这道宫门,看起来似乎与当年县试时那座学政院大门,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略大了些罢了。
一时忽然又想起黛玉来。
有别的进士见他如此年轻,便欲与他结交一番,前来邀请他前去宴饮庆祝,林思衡眼下也并无这样的心情,只是连连笑着婉拒。
寻到边城和祥子,三人骑着马,踩着斜阳余晖,向贾府方向行去。
夕阳照射着道旁杨柳,穿过叶间缝隙,在地上映射出斑斑点点的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