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09章 旧事

第109章 旧事

从一品,内阁次辅,光禄大夫,武英殿大学士,申行远;

正三品,吏部左侍郎,嘉议大夫,刘平;

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嘉议大夫,赵河;

正二品,礼部尚书,资政大夫,江贺;

正三品,礼部左侍郎,通议大夫,韩林;

正三品,礼部右侍郎,正议大夫,万俟颍;

正二品,左都御史,资政大夫,魏中和。

三品以上重臣,共计八人,皆是二甲以上进士出身。

这八人就是此番春闱的阅卷官了。

先以六位部院官审卷,按照五重标记法,第一等画个圈,第二等打个勾,第三等划一竖,第四等点个点,第五等打个叉。

一个看完,传给下一个,直到所有卷子都有六个记号。

以此排好名次,再交给两位阁臣复核。

一百五十份卷子,一张千余字,倒也改了三天,叫这些高官们也吃了回苦头。

毕竟这三天他们也只能住在一处偏殿里,三天劳碌下来,也显得有些“蓬头垢面”。

四月二十四,礼部尚书江贺捧着已经改完的试卷,又排好了次序,送到两位阁臣桌前,弯腰道:

“二位阁老,卷子已批阅完了,请二位阁老批核。”

像这个环节,一般都只是走走流程,阁老们闲着没事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扫了部臣的面子。

毕竟到了他们这份上,哪怕就是个状元,也并不足以叫他们放在眼里。

果然申行远接过来,只是随意翻了两翻,就算是看完了。

杨松方才在打盹,此时才醒过来,将卷子摆在案上,一边随意翻动着,一边与申远行开玩笑:

“老夫年迈,到底比不得你们年轻人精力矍铄,快要熬不住喽,申老弟瞧着还是神采奕奕啊。”

杨松年过七旬,申行远才刚过五旬,听见杨松打趣,只是苦笑道:

“首辅大人是老当益壮,国之柱石。我虽年轻些,也不过是苦撑着罢了。等会儿出了门,只怕就要站不住喽。”

杨松一边与几人说笑,一边手上不停,目光在各个试卷上巡梭。

忽然笑声一顿,取出一张卷子来,又细细看过一遍,摇了摇头。

申行远有些好奇道:

“怎么?这张卷子有什么不妥?”

杨松笑道:

“这张卷子倒叫老夫有些眼熟,老夫差点以为,是林如海那个年轻人又回来科举了。”

申行礼略略思量,恍然大悟道:

“首辅大人是说如今的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他不是还在扬州?”

杨松点点头道:

“确实如此,不过这张卷子,倒叫我一下子就想起他来,外圆内方,有棱角的很呐。

林如海当年那个探花,就是老夫给他点的。

当时老夫欣赏他的文采品性,况且他长得又好,可惜家中小女当时还太小,倒叫贾代善给捡了便宜。

老夫与他说过几句话,他那卷子的风格,我当时一眼就认出来了,有意拉了他一把。

可惜他到底不得太上皇喜欢,做事太直太硬,坐了几年冷板凳,等到今上继位,慧眼识人,才把他提拔起来。

可惜了,几年冷板凳坐下来,脾气还是半点不改,下了扬州也只是胡搞一通,叫老夫失望。”

一边说着陈年往事,一边取过一只朱笔,将卷子上的一个圈划掉,在旁边打上个叉。

“年轻人还是要多磨砺一番,一味好谈大言,与国无益。

若再出一个林如海,也像这般蹉跎了,岂不可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抄家王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重生大明1635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娇小玲珑的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