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正主还没出来呢,等回头从宫里出来,瞧瞧是个什么人品样貌,再争抢不迟。
边城与祥子骑马赶回荣国府,两人分工一番,边城去小院寻妹妹,祥子直接去报给贾母。
两人一下马,祥子从大门口就开始喊起:
“少爷高中今科殿试第三名探花!少爷高中今科殿试第三名探花!...”
贾母用过早饭就在荣禧堂歪着,哪里也不去,只随意跟凤姐儿闲扯几句话。
凤姐儿虽也仍是妙语连珠,偏偏外人瞧着倒都觉着两人有些走神。
一时李纨也领着几个小姑子和黛玉过来请安,然后也留在这里不走。
三春和黛玉对视一眼,都嘻嘻一笑,心照不宣。
没多久,薛姨妈也领着宝钗过来凑热闹,见大家伙都在这,便笑道:
“可见老太太是把衡哥儿当自家孙子看,到底是上心,消息还没有过来?”
贾母也笑道:
“不怕姨妈笑话,我瞧那孩子,虽不姓贾,倒真跟自家孙子似的,
这会子应该是快要游街了,消息也该来了。”
正说着呢,便有一小丫鬟掀开帘子进来,满脸喜意,笑道:
“恭喜老太太,恭喜林姑娘,祥子刚刚从前院回来报喜,说是林大爷高中今科第三名探花!”
黛玉微微一愣,猛地站起来,微微颤声道:
“你可看清了?”
那丫鬟只道:
“再没有错的,祥子一路都是这么喊的。”
贾母忙道:
“你亲自去领那个祥子进来,我要问他。”
丫鬟领命去了,黛玉和三春还有宝钗去屏风后稍避。
不多时,祥子进来,也不敢多看,跪地给贾母请安。
贾母微微往前侧身,紧着问道:
“你可看清了?果真衡哥儿中的是探花?”
祥子忙道:
“回老太太的话,我跟边城一块去的,我们两都看了,少爷就是第三名,再不会有错。这会子边大哥已去了少爷院里报喜去了。”
贾母大喜道:
“好好好,果然是个好孩子,师徒双探花,果真是有几分缘分。”
三春和宝钗黛玉躲在屏风后,眼见消息确定下来,都忙压低着声音向黛玉道喜。
黛玉面上也挂着笑意,心思却一时不在这处,只是心里想着贾母方才的话:
“缘分...这世间,果真有缘分二字不成...”
一边想,一边就出了神。
宝钗见她神思不属,又常见这两人亲近,倒也猜得黛玉几分心思,故意取笑道:
“你们瞧,这从哪里来得一只呆雁?”
三春一时都窃笑起来,黛玉猛然惊醒,脸上红透一片,也不知是羞是恼,硬着嘴皮子向宝钗反驳道:
“你才是呆雁!我不过是想着该准备个什么贺礼罢了。”
这边几个小姐妹间自有一番热闹。
屏风前头,贾母叫人赏了祥子二两银子,领他出去。
薛姨妈也笑着对贾母道:
“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
可见贵府上到底不是别家可比,衡哥儿上京才不过一年,就中了探花。虽是这孩子自己争气,也必是老国公在天有灵,衡哥儿才生发得这样快。”
贾母只是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薛姨妈本是开玩笑,逗个乐子,哄贾母高兴,不料却叫王夫人较了真,一时在心里议论道:
“是了,必是这孽障,偷了宝玉的运道,若不然,不过是一个野小子罢了,哪里有这样的运势!老太太实在是糊涂!”
面上不显,嘴里咬着牙,把林思衡狠狠得咒骂了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