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暴风中心的秦朗显然也不平静,不过面上还说的过去。
惹得大宋带头大哥不快,自己的脖子可没有刀硬。
寇准和孙启智的力顶让他更是慌的一批。
生怕赵恒经不住二人的拱火,捎带手就给自己咔嚓了。
按道理这时候应该顺着官家的意思,才能让自己的受到的惩罚降到最低。
可两个巨佬都在大声唱反调,让秦朗慌的一批。
连孙启智这便宜老丈人也站出来力顶,让秦朗嗅出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难道有别的生机?
秦朗一时间是看不清楚的,不过事已至此,自己的话语已然不重要。
好坏已经不是自己这个层级所能左右的了。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无论何种后果。
好在赵恒走后,殿试并没有结束,主持殿试继续进行的任务落在了宰相寇准身上。
寇准这老小子是真不怕把秦朗丢火上烤,直接在殿试名次上头名誊写了秦朗的名字。
意思很明显,你们下面还没交卷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无出其二。
榜眼和探花你们能争取一下,状元还是省省吧。
这让早上刚刚承了秦朗恩惠的殿试众人,内心隐隐又开始不平衡起来。
如此当上状元让秦朗也汗流浃背了。
特喵的,本想秀个车技,没想到翻车了。
在赵恒不悦拂袖而去之后,寇准又多给了半时辰的加时。
给那些没有答完题,或者因为皇帝发脾气,吓的不小心斩卷的学子一个重新写的机会。
此刻秦朗已经彻底淡定下来,反正横竖都是一刀,自己目前只能开摆了。
同时也让他下定了决心,这种小命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局面得改改了。
起码自己不能就这么简单的认命。
零零散散的试卷收缴上去,收一份,看一份,政事堂的相公们飞速阅卷。
不多时,整个殿试成绩都已公布。
毫无意外。
天禧八年甲榜头名,邓州府人士,秦朗。
名次一出,当即抄录一份送到了御前。
寇准问前去禀报的太监,官家是个什么表情。
小太监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面色不渝,但嘱咐一切照旧。
寇准当即宣布,排名生效,接着所有人都在衙役的带领下向着崇政殿走去。
这进士的排名终究是要赵恒亲自宣布的。
天子门生,天子门生,没有天子参与叫什么天子门生。
崇政殿,此刻赵恒已经换上了一身华贵的红色衮龙袍。
虽然脸色不好,但是着装已经变得正式。
“陛下宣布殿试排名。”马保拿出一封圣旨。
这从拂袖而去,到学子们齐聚崇政殿,来回不过一个多时辰。
看来官家这一个多时辰也没闲着啊。
“门下:
朕膺昊天之眷命,嗣承大统,敷文教于万方,选贤才于四海。
今岁科举,经院试、会试、殿试三关,群英荟萃,各展才华。
其中,邓州府人士秦朗,学贯古今,才高八斗,于殿试中独占鳌头,实乃国之栋梁。
今特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封状元之号,以示褒奖。
其余诸生,亦各有所得,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之荣。
榜眼赐进士及第第二名,乃江宁府李翰,文采斐然,经纶满腹,其策论精辟,深得朕心。
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三名,乃庐州府张文远,博学多才,议论风生,其文辞华美,令人赞叹。
朕望诸卿,勤勉治学,忠君报国,共襄盛世。钦此。”
.......
秦朗此刻晕乎乎的。
虽然自己一直强调,说的是对当状元无甚感觉。
可肉眼可见的,当附近所有的人和事都变的正式起来。
连最为尊贵的皇帝也为学子们盛装打扮时。
整个古代对文人的尊重,或者对文化的尊敬,也激发了秦朗心中的那一丢丢的骄傲。
毕竟没人能顶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绝世荣誉。
秦朗自然也不能免俗。
“状元秦朗,下跪接旨。”马保又拿出一个新圣旨道。
“臣秦朗,接旨。”秦朗再次伏地。
“门下:
朕惟国家之大,以文治为先。今岁科举,群贤毕至,咸集于殿廷之下。
邓州府人士秦朗,学冠群伦,才识卓越,特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封状元之号。
今特颁旨,许尔秦朗率新科进士,跨马游街,以示天下,显朕崇文之志,扬士子之光。
自东华门出,经御街,至期集所。
沿途百姓夹道欢迎,观者如堵。状元秦朗,头戴金花,身披红锦,手执御赐丝鞭,骑马先行。
榜眼、探花紧随其后,其余进士依次排列,仪仗队列,鼓乐齐鸣,以显其荣。
沿途经观音庙、关帝庙行香,以示敬神明、尊圣贤。
至期集所,即兴国寺,新科进士齐聚,共庆登科之喜。
朕望尔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社稷,为黎民百姓,尽忠尽智,不负朕望。
钦此。”
“臣,领旨谢恩。”秦朗接过圣旨。
这是跨马游街的旨意,每届殿试后的殊荣。
“现在时候不早了,赐宴,吃完再去。”赵恒黑着脸,在上位说道。
“官家有旨,赐宴。”马保一扬拂尘道。
马保话音刚落,崇政殿外围一个个宫女、力士搬着桌椅板凳,少顷就把整个大殿布置完毕。
甚至桌子上的名字都已排好顺序,这如此细节,一看就不是临时起意的。
秦朗又被特殊对待了,别人都是围坐一桌,而他是单独开了一桌。
高台上赵恒对着马保低语几声,马保笑着点头,然后来到了秦朗面前。
“有口谕,秦朗,你不是年轻饿的快嘛。
若是这次吃不完自己餐桌前的食物,不仅状元之名作废,你还得挨板子。”
秦朗瞪大眼睛看着高台上的赵恒,啊?这?
还能这样搞我?你可是九五至尊啊,怎么能像小孩斗气一样用这么拙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