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刘海中便起身告辞,走的时候还不忘再次叮嘱许大茂,一定要多多留意项目组的消息。
许大茂关上门,看着放在桌上的酒和点心,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虽说只是在领导面前美言几句,但也要拿捏好分寸,否则很容易惹出麻烦,而且这事也不是他可以搞定的,还得去找他大哥许繁。
晚上,许大茂来到许繁家,把刘海中的来意和收礼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许繁。许繁听完,皱了皱眉头,说道:“大茂,这事儿你不该这么草率就答应下来。咱们在厂里做事,得按规矩来,不能因为收了点东西就坏了原则。”
许大茂挠挠头,说道:“哥,我当时也是不好拒绝,二大爷那架势,不收东西他就不罢休。”
许繁思索片刻,说道:“东西先放你那儿,这事儿也不能不管。既然二大爷想上进,咱们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帮帮他,但绝对不能违规操作。”
许大茂点头称是,问道:“那咱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许繁说:“先去打听打听这个项目组的详细情况,看看选拔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然后跟二大爷说清楚,让他根据标准好好准备。咱们能做的,就是在他准备的过程中,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至于在领导面前美言,得看他的表现,表现好自然有机会,表现不好,咱们说再多也没用。”
许大茂应道:“行,哥,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去厂里打听消息,然后找二大爷聊聊。”
第二天,许大茂早早来到厂里,利用自己在宣传科的人脉,四处打听新项目组的事情。一番努力后,他终于了解到,这个项目组主要负责厂里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选拔的标准除了专业技能过硬,还要求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下班后,许大茂来到刘海中家。刘海中看到他,急忙热情地迎了进来,说道:“大茂,你可算来了,是不是有消息了?”
许大茂坐下后,把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刘海中,然后说道:“二大爷,您看,这选拔的标准可不低。您得赶紧恶补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平时也多留意一些新技术的动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还有,在工作中要多和同事协作,展现出您的团队精神。”
刘海中听后,神情有些紧张,说道:“大茂啊,这要求这么高,二大爷怕自己准备不过来啊。”
许大茂鼓励道:“二大爷,您别灰心。现在离正式选拔还有一段时间,只要您肯下功夫,肯定没问题的。我和我哥也会帮您的,有什么不懂的,您随时问我们。”
刘海中听了,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说道:“好,好,有你们俩帮忙,二大爷就有信心了。大茂,你放心,二大爷肯定好好准备。”
从刘海忠家出来后,许大茂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虽说他给刘海忠指明了方向,但刘海忠到底能不能达到选拔标准,他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思维。
回到家后,许大茂把详细情况又跟许繁说了一遍。许繁听完后,沉思片刻说道:“大茂,后面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晚点去一趟二大爷家,跟他讲下注意的地方,还有二大爷打孩子的习惯也得让他改改了,不然就算是他技术过关也有可能没法晋升。”
夜幕降临,许繁吃过晚饭,稍作休息后便朝着刘海忠家走去。一路上,他思考着该如何与刘海忠沟通,既要让他清楚了解项目组选拔的关键要点,又要委婉地提及他教育孩子方式的问题。
到了刘海忠家,许繁抬手敲门。刘海忠打开门,看到是许繁,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热情地说道:“许处长,您怎么来了,快请进!您这么晚还过来,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