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收入是2214文钱,加上送出去,大差不差。
“爹,理论和实际差不多,不算房租和人工,剔除其他成本,至少有十五钱的利润。”
哎,小本生意,利润少,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在古代能快速暴利的,估计只有黄和赌了。
写小说一类的压根不能考虑,毕竟现代思想浸染已久,搞不好那句话就惹了天怒。
不出名白写,出名了估计有人抠字眼。
毕竟古代,没到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的时候,谁敢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挂在嘴上啊!!!
隔墙有耳啊!被谁听去了,一举报,一点一个准!
毕竟皇权社会,天底下只有一个主人,其他都是看家的奴才!
读书后,了解了历史,就是架空的历史,但和历史上的明朝很像。
而且这个在位的皇帝,那真是杀人不眨眼,一个案子,动辄一两万人人头落地!
据说当官的人心惶惶!
这种阵仗他当兵都没见过啊!
如果他会画画,他肯定去画香艳的画面,到青楼去买,保证让人耳目一新,炒到千金难求!
这种癖好最多被人不齿,不至于丢命。
所以说嘛,赚钱的在有钱人手里,普通老百姓也只能赚这种小钱了。
“这也赚的不少了!是之前豆腐摊的好几倍!”
林秋兰一脸惊喜,拿钱的手都有点抖。
“之后可能会少一些,咱们看看七天的的情况。爹,我教你记账的方法,你可每日都得写,这样才能好算账。”
其实林向安更想教阿拉伯数字,但觉得太明显了,还是换成了传统文字版数字,比划多,写起来不方便,记也不容易,不过安全。
王四顺想到了儿子教记账的字,实在头大,而且他事多,记住了也很容易忘。
“你教的好,但我记不住,这样吧,我每天晚上清账,你帮忙记录。”
这事也急不来,时间久了慢慢就记住了。
于是林向安做了个店铺的简易账本。
画了一个表格,分为:时间,支出明细,备注,每日黄豆消耗,每日数量(多少斤/碗),剩余数量,核对人。
支出明细里面包含:柴、黄豆进货、商税等等这些从店铺支出去的钱。
将表格讲给他爹娘听,结果林秋兰听不懂,不愿意听。
王四顺瞬间就懂儿子说的意思,但记账太麻烦,他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前面需要儿子来辅助。
“爹,这账本我拿着,你每天要算好,我会来过问,然后记在这个账本上。等月底了,看收支就一目了然。”
“但您不能一直依赖我,以后我得去考科举。”
“是是是,我儿子就是聪明,这个家不能少了你!”
拿到手里的钱,才是真的赚到,这心底才舒坦。连连夸赞儿子,要不是他,肯定一团乱麻。
“小豆子,你和爹俩算好,我就在一旁看着就行,知道赚了多少就行。”
林秋兰温柔地瞧着父子俩,心里暖暖的。
她们家真是儿子比大人都厉害呢!
“娘,我在书上看到的,还有一种豆干特别好吃,您没事得弄弄,还有腐乳。”
卤豆干,更有味道,需要卤料。
现代的卤料在古代都是中药,集市上买不到,去药材铺那肯定能买到。
卤料有各种各样的,但常见的就是:八角、桂皮、姜、花椒、辣椒、小茴香、甘草、陈皮、山奈、白芷、香叶、丁香、草果等。
除此之外,加盐、白酒、糖稀之类辅助。
“娘,您得去买八...”
原本轻松的林秋兰,听了林向安的话,眼睛都瞪大了。
“儿子,要这么多东西啊?”
“都只要一点就好,据说煮出来味道老香了!咱们家新产品得跟上!还有每日剩的豆腐,咱们可以做豆腐乳,尝试不同的口味。”
豆腐乳他倒是不会,但家里有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同的口味就明显容易一些了。
林向安知道自己只能动动嘴皮子,其他全靠爹娘了!
“娘,咱家的生意还要指望你,你可得加把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