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在去私塾的路上,林向安就跟林秋兰提到了弟弟妹妹名字的事情。
过两天就是弟弟妹妹百天了,他俩只有小名,还没有起大名。
弟弟小名叫平平,妹妹的小名叫莉莉。
希望两个小家伙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长大,无病无灾。
昨天夜里起来的想法,这会正好和林秋兰提议一下,即便母亲同意了,还有林老太那一关呢,得分开一个个做思想工作。
“娘,弟弟妹妹快百天了,他们的名字想好了吗?”
“我和你爹商量着,你读书了有文化,想着让你给他俩起个好听些的名字。”
两口子商量过名字的事,一致同意让林向安取。
孩子小,有小名,大名没那么着急。
怕林向安对取名字有压力,便笑着说,“你也别想太多,大名不着急,等大些了再取名字也无妨。”
“娘,我想和你商量个事,能不能让弟弟跟爹姓?”
原本还笑着往前走的林秋兰,听到儿子的话,愣了一下,脚步停了下来。
转过身来看着林向安,微蹙眉,问道。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爹让你来说的?”
知道林秋兰想多了,林向安赶紧解释,“娘,是我自己想的,和爹没有关系。”
“林家本来是从外地来的,三个姨妈都嫁出去了,就咱们这一支。我想着人丁太少了,家里生意好起来,难免被人眼馋,就想着若是有爹的族亲帮衬,能更稳妥些。”
他爹入赘,并不是条件差,而是他看上了林秋兰,又加上自己兄弟多,这才自愿入赘的。
而且林家原先豆腐摊生意能渐渐好起来,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他爹的功劳。
这点他娘本身非常清楚。
于是林向安继续解释道,“弟弟若是跟着爹姓,那么王家宗亲便不会排斥爹,未来我一定会让王家敲锣打鼓的把爹重新请回族谱里。娘,林家由我来单开一页族谱,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看着林向安坚定的眼神,林秋兰无法把他的话当玩笑,这孩子说的是认真的。
她虽然对儿子读书考科举,抱有期望,也只是稍微奢望一下,但这孩子的坚定的神情,仿佛在告诉她,自己一定会做到!
林家生意做好,为什么一定需要王家宗亲?
林秋兰还是想不通,这事和小儿子姓什么有关系吗?
“你弟弟姓林,难道影响家里的生意吗?”
不能怪他娘想的简单,毕竟家里一直做着小生意,也就和旁边人有个竞争关系。
生意做大,一旦影响别人利益,那就不只是面上的竞争,更重要是背后的博弈争斗。
吴家的威胁,提醒他要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娘,我想让林家的豆腐卖到镇上各个角落,甚至以后卖到县城去,让林家在这里不被人随意欺负。”
这话一下子把林秋兰镇住了,她也就想着生意好,但没想儿子竟然是这个目标。
有些事是解释不清楚的,便把吴家的事直接告诉了她。
“娘,那天要不是被山匪绑走,儿子就要被吴家绑走了。”
“什么?怎么会和吴家扯上关系?”
林秋兰突然想起了和吴家的交集,惊愕地问道,“难道就因为方子没卖给吴家?”
“是的,都是因为方子引起的。”
“娘,这背后关系错综复杂,我还要去上学,就不和您详细解释了,我不是随便提出弟弟跟爹姓的。”
“知道了,孩子名字还不急,让娘考虑一下,这事先别和你爹提!”
林向安点点头,也不再多说,本来也没想一下子就同意,大不了慢慢磨。
之后路上,母子俩没再说话。
刚进私塾,迎面就碰到了吴卓,他一反常态,跑过来和他打招呼。
“林向安,早啊!你现在是走路来上学吗?怎么不和赵泽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