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城文学艺术界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荔苑宾馆召开了。会议上就文联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意见,会后开始筹备办刊。
于是《珠江潮》杂志,开始运作。
孙副主席为人热情,工作积极肯干,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问:
“陈本虚,你住哪里。”
告诉了他地方。赶快说这可不行,虽然我们文联没有房子,得马上打个报告,问财政要钱,帮你买个房子。
他看好当时的诚德中心,就在文化大楼旁边,上班也近。金主席看了报告说,这个我支持。可据我所知,我们文联,是属于政府。政府,是有宿舍的。可以先找部长看看,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周部长一听到说房子,那就更加热心。
说这要买什么,这报告是要过财政局的,那得有多的麻烦。你是作为人才引进,我带你,去找叶市长试试看。
叶市长看报告,就笑了,说这样吧,直接批给你本人,那可能不太好。你现在回去,给我写一封信,说清楚你的情况和要求,就可以了。
把信放到他秘书那里。第二天,居然市长就打了个电话给陈本虚,说信收到了,等行政科通知吧。这个等,又等了好久。
这时有个小插曲。有天,政府的政研室,有个同乡女士,看到了陈本虚的住处,立马问是什么个情况。
陈本虚从头至尾,把过去说了一遍。女士说:
“据我的经验,看这样子,应该弄点小手信,去看看行政科那个小领导。”
“这边。也要是这样子吗?”
“那有什么办法。我们那边是人。人家这边,也是人。是人,都是会有要求的啊。”
“大神仙,我都打到了。小和尚,我还要去找他吗?”
又是一个几天之后,行政科通知陈本虚,说是房子在哪里,要带陈本虚去看。
感觉虽然也是天通地漏,在床上,还能够看得到天上十五的月亮。可是比新风路的两间平房,还是要大一些。
再说自己才过来,要求并不要太多,有个房子,能让一家人住下来,把工作搞好,就是了。
第二天就准备,趁着星期天,要去打扫卫生了。搞得临时过来的妈妈,看了很不开心,说:“又说南方城这边,是什么发达地区了。你在老家那边,起码还有个三室一厅。
“到了这里,住上这个房子,天通地通,和我们沱江城十字街三十九号,一落雨就要拿盆子楼,去接雨水差不多了。”
不料下午在一个会上,偶然见到了周部长,立即问房子情况。听了情况赶快问:“那个地方我知道,你搬进去了吗?”
“明天去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