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远山和宋哲则在一旁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帮助他进一步完善文章。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稿子终于修改完成。李晓峰长舒了一口气,将打印好的新稿子递给白远山和宋哲。
两人仔细地阅读着,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神情。
修改完后,稿子已经趋于完美,两位教授也没有了再次修改的建议。
“就这样吧!下午我就召集社科院的几个老家伙讨论讨论,看能不能递到朝廷内部”白远山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如果真能在朝廷内刊上发表那李晓峰就进入了高层领导的视线,自己以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但是这么大的蛋糕自己真的能保住吗?李晓峰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担忧。
“这多亏了两位老师的指导,我希望两位以指导老师的身份联合署名这篇稿子”。财帛动人心,名誉更是能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疯狂,人民日报发表这分量太重了,李晓峰自己一个人很可能保不住这份蛋糕。
便宜了别人,不如将这份人情送给身边看重自己的这两位。两人都是人大的教授,白远山更是科学院的大佬。
要是能让两位教授在这篇稿子上联合署名,还可以提升这稿子的影响力,李晓峰或许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听到李晓峰说出这样的话这番话,宋教授倒是有点意动,自己是四级教授凭借这篇稿子应该能申请三级教授了。
他的心中闪过一丝犹豫,这个机会对他来说确实很诱人。但略微一思考宋哲还是拒绝了,自己虽然想进步,但还没有无耻到借用学生知识成果的地步。
“晓峰,你的心意老师心领了,但这是你自己的成果,老师不能署名。”宋哲认真地说道。
白远山就更不可能了,他获得的成就早已经无法估计,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要再多荣誉也没用。
“不行,晓峰,这是你写的稿子,我们只是提了几点建议,怎么能署名,不合适”白远山摆了摆手,坚决地拒绝了。
见两位教授拒绝李晓峰苦笑道:“我也是有苦衷的,如果这篇稿子真的受到重视,我怕有人忌妒,我一个大一学生,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的脸上露出无奈和担忧的神情。
两人都沉默了,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重。他们都明白李晓峰的顾虑并非毫无道理,在学术界,名利的争斗有时也会很激烈。
最后还是白老发话答应了李晓峰的请求。“好吧,晓峰,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们就联合署名。但你要记住,这是你的成果,我们只是帮你一把。以后要更加努力,做出更多优秀的研究。”
李晓峰感激涕零,“谢谢白老,谢谢宋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几人讨论完出来的时候朱英已经做好了饭菜,见两人有说有笑地陪同自己丈夫出来,朱英邀请到:“快,饭已经做好了,你俩就留下来吃饭,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