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白老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小李?现在方便接电话吗?”白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
李晓峰跟几个舍友点头,示意他们先走,“白老,您好我是李晓峰,有什么事情您说”李晓峰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有种预感,一定是关于那篇稿子的好消息。
李晓峰满脸笑意,已经预料到会有好消息传来,“是你小子就行,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稿子已经《中央内参》上发表了,各级部门收到后已经在阅读学习了”白老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李晓峰激动地心情已经有些压不住了,要不是打着电话李晓峰恐怕会大吼上好几声,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白老,谢谢您帮忙,要不是也不有这样的机遇落到我身上”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紧接着,电话那头传来了笑声,“主要还是你自己,我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白老的笑声爽朗而亲切,让李晓峰感到无比温暖。
“白老,真的太感谢您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李晓峰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哈哈,晓峰啊,你好好努力,未来的路还长着呢。”白老鼓励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在李晓峰答应了有空去白远山家吃饭的要求后才结束了通话。电话那头传来“嘟嘟嘟”的忙音,李晓峰却依旧紧紧握着手机,仿佛还能感受到刚刚通话时的余温。
挂断电话后,李晓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他望着天空,秋日的晴空湛蓝如宝石,丝丝缕缕的白云悠然飘荡。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明暗交织的轮廓,可他却浑然不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从最初的构思、撰写那篇稿子,到经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再到如今得到如此令人惊喜的成果,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铺满阳光的大道在自己眼前徐徐展开,通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与此同时,在高级干部进修班的教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李朝辉拿着李晓峰发表的内参的稿子进入了教室。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脸上带着一贯的严肃与认真。
“各位,看一下内参的这篇稿子,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算是这一届我们干部进修班的毕业论文了”李朝辉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清晰而有力。他将手中的稿子一一分发下去,学员们纷纷接过,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
“还有这篇稿子的作者算是你们的小学弟了,今年人大刚入学学生,你们应该也有印象,那天学生迎新晚会唱《少年》的李晓峰同学。”李朝辉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欣慰。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原来是他啊,当时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
“是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写出这么有深度的文章。”
老学员们交头接耳,对李晓峰充满了好奇和钦佩。
裴东来听到李晓峰的名字,心中猛的一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他仔细阅读着稿子,不时微微点头,“观点新颖独特,经济分析也很到位。”
其他学员也纷纷投入到对稿子的研读中,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低声讨论。
李朝辉看着认真阅读的学员们,心中暗自满意。他知道,这篇稿子不仅是对李晓峰个人才华的展现,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它为这些高级干部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学习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