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没有?”,李达康笑着问道。
“吃饱了,大肉包真好吃,谢谢乡长”。
郑世杰憨厚地挠了挠头。
“既然吃饱了,那咱们就出发吧,今天就靠你了,可别把我们带沟里去了”。
李达康的一句话,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放心吧,乡长,我保证把你们平平安安地带到村里”,郑世杰拍着胸脯保证道。
拖拉机的车斗里摆放着几个小板凳,待李达康等人坐定后,郑世杰便发动了拖拉机,向着郑家村驶去。
……
在路上,李达康从郑世俊的口中得知了一些关于郑家村的情况。
原来,郑世俊是郑家村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大学生。他
的父亲,便是郑家村的现任村支书郑耀先。
郑家村,官田乡下辖的一个小村庄,人口稀少,仅有一千余人。
村里的百姓大多姓郑,世代居住在这片大山之中。
通往外界的道路仅有一条狭窄的小径,虽然离乡上不算太远,仅有二十多里的路程,但路况极差。
即便是晴朗的日子,也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一旦遇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平日里,郑家村的人外出,大多都是靠走路。
条件稍好一些的,便乘坐牛车。
至于拖拉机,那可不是谁都能轻易搭乘的。
望着李达康那从容不迫的神情,黄泰三等人心中暗自佩服。
没想到这位从京城下来的年轻乡长,竟然如此能吃苦。
要知道,这拖拉机可不是一般人能坐得惯的。
……
随着拖拉机的颠簸前行,一行人逐渐深入了大山之中。
沿途的风景,虽显荒凉,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映入眼帘,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草木。
这地方,若是好好开发利用,发展养殖业,定能有一番作为。
李达康心中暗自思量着。
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拖拉机终于抵达了郑家村的村部。
此时,村部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人。
待拖拉机停稳后,村支书郑耀先连忙带着村干部迎了上来。
“欢迎乡领导到我们郑家村检查指导工作”,郑耀先满脸堆笑地说道。
“乡长,这是郑家村的支书郑耀先”。
“郑支书,这位就是新来的李乡长”。
副乡长黄泰三分别介绍道。
“李乡长,欢迎欢迎啊!”。
郑耀先的热情几乎要溢出眼眶。
“你好,郑支书,今天过来,多有打扰”,李达康微笑着回应道。
“哪里哪里,李乡长能来,是我们郑家村的福气啊”,郑耀先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
随后,郑耀先逐一向李达康介绍了其他几位村干部。
李达康也逐一与他们握手致意,气氛融洽而热烈。
“爸,别在这里站着了”,郑世俊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对对对,瞧我这见到领导太激动了”。
“乡长,咱们村部条件简陋了些,不如去我家里坐坐,喝杯茶吧”。
郑耀先热情地发出邀请。
“客随主便,一切就听郑支书安排”,李达康微笑着点了点头。
抵达郑耀先家中后,他的妻子见状连忙拿起水壶,为众人斟上茶水。
待众人落座后,郑耀先从怀中掏出一包沙烟,逐一递发。
这烟还是郑世俊买来孝敬他的,不过郑耀先平日里可舍不得抽,特意留着待有领导来时才拿出,一般他都是抽旱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