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支书,我这次下来是摸摸底,看看村里有没有什么值得发展的项目,也好给群众增加点收入”,李达康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乡长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除了山还是山”,郑耀先愁眉苦脸的说道。
其他村干部也是无奈的点点头表示认同,郑家村四面环山,土地少,村民除了种点粮食糊口之外,最大的副业就是养点鸡鸭,卖卖鸡蛋贴补家用,养猪的都没多少户。
“这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多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嘛”。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这山坡上一片绿色,很适合发展养殖业啊”,李达康说道。
“乡长这话是说的轻松,可是我们村子底子薄,村民手里也没啥余钱,根本买不起牲口来养”。
“而且这牲口万一生病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村民们也承担不起啊”,郑耀先担忧的说道。
“这倒也是,看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李达康点点头。
“当家的,饭都做好了,吃完饭再聊吧”,坐着聊了一会之后,郑耀先的妻子过来提醒道。
“乡长,先吃饭吧,你们一路过来想必也饿了”,郑耀先热情的邀请道。
“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那就叨扰了郑支书”。
在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了,这会李达康的肚子还真有点饿了。
对于今天这顿午饭,郑耀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不但把自家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还特意从河里弄了两条肥美的大鲫鱼。
除此之外,还有辣椒炒腊肉和葱白炒鸡蛋以及风干的野兔肉,还有一盆豆腐和两个青菜。
“郑支书让你破费了”,李达康知道这一桌菜意味着什么。
这年头这种伙食标准一般人家里也就逢年过节才有,像郑家村这种偏僻的山村,连过年都不一定吃的了这么好。
“呵呵,乡长今天第一次来,村里条件差,都是一些土货,不值几个钱”,郑耀先笑呵呵的说道。
“那大家就坐吧,别辜负了郑支书的一番心意”。
“乡长,家里也没别的,尝尝我们自家酿的米酒”,边说着郑耀先从里屋抱出一个大酒坛子。
“好,入乡随俗,今天就尝尝”。
待酒倒好之后,郑耀先端起酒碗说道:“乡长,这第一碗我先敬你,小俊能给你当通讯员那是他的福气,我替他谢谢你了”。
“郑支书是我要谢谢你们俩口子哦,培养出了世俊这么优秀的青年,可是让我工作上省了不少心啊”,李达康笑着说道。
这米酒喝到嘴里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入口也很柔。
随后众人又互相干了几碗,酒是饭桌上最能活跃气氛的,这不几碗酒下去,桌上的气氛明显更热烈了,原本比较拘谨的几个村干部这会也放开了。
“乡长来尝尝这个豆腐,这可是我一大早就起来弄得”,郑耀先指着那盘豆腐说道。
“好,我尝一下”,说着李达康夹了一块豆腐吃了起来。
“嗯,这豆腐好吃”,李达康眼睛一亮,这豆腐鲜香嫩滑,一点豆腥气都没有,还有一股回甘,他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
“呵呵,乡长这可是郑家村的特色,每次来啊我都要让郑支书给我整一点,这好久没吃了还真有点馋了”,副乡长黄泰三也夹了一大块豆腐放进嘴里,一脸回味的说道。
“黄副乡长过奖了,这豆腐平常也就我们自己做出来吃吃,当加个菜,上不了台面的”,郑耀先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