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支书这豆腐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李达康询问道。
“是啊,我们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做,也算是一门祖传的手艺了,可能是跟我们做豆腐用的卤水和村里的山泉水有关系,我们郑家村做出来的豆腐确实要比外面的好吃一点”,郑耀先说道。
李达康听完点点头,心里在想这么好的豆腐完全可以弄出去卖,不过销路还是个问题。
不过不急,今天来主要是先摸摸底,等把其它村都看一遍了,再统筹考虑。
吃饱喝足之后,李达康又在郑耀先的陪同下在村里走了走。
这一看李达康发现情况实在不容乐观,绝大部分村民住的还是土坯房,只有少数才是用青砖建的房子,看来改变村里的贫穷落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告别了郑家村之后,李达康一行四人又乘坐郑世杰的拖拉机返回了乡里,准备明天的行程。
……
就在李达康在郑家村走访的时候。
官田乡青山小学。
学校的几个民办教师正站在学校财务室门口讨论着什么,其中一个就是古老师。
“这张会计把我们叫过来干嘛,我这马上要上课了呢?”。
“是啊,我那还有一堆的事呢,昨天的作业都还没批改”。
“该不会是要发工资了吧?”。
“不可能吧,昨天才去的乡里,今天就发工资了?乡政府啥时候办事效率这么高了?”。
...
“张会计要是没什么事我们就先回去了,我那还忙着呢”,古老师对着财务室里的人说道。
“古老师,先别着急,马上就好”,财务室里的人回应道。
过了一会,里面的人开口喊道:“好了古老师,你们进来吧”。
听闻此言,古老师几人立马走了进去。
“张会计,到底什么事啊?难道是我们的工资发下来了不成?”,古老师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说对了古老师,上午我接到乡里通知,到财政所把你们的工资领了回来,这不刚回来就通知你们过来领钱嘛”,张会计笑着说道。
“呀,真的,谢谢你了张会计”,一个老师激动的说道。
“来,古老师这是你的工资,一共是五百一十四块三毛,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在这签个字”,张会计说着就把已经数好的一沓钱交给了古老师。
“张会计这不对吧,怎么多了一个月的工资?”,古老师疑惑道。
“乡财政所的俞所长说了,这是李乡长特意交代的,给你们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以做补偿”,张会计笑着说道。
“还有这种好事?这新来的乡长真不赖啊,是个办实事的主”。
“是啊,我教了这么多年书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乡领导”。
几个老师手里拿着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