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哪怕是暂时的。
天知道曾学军这个县长压力有多大,发展经济是他这个县长的首要职责,安江县的经济发展不起来,第一个要挨板子的就是他这个县长。
这官田乡年年拖县里的后腿,各项指标一直是全县倒数,之前换了几任乡领导都没用,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乡长倒还真有几分本事。
虽然现在一切都还是纸面计划,但有计划总比没有强啊,死马当作活马医,万一呢?
想到这,曾学军立马换了一副面容,面带微笑的说道:“达康乡长,对于你的计划原则上我是支持的,但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我这个县长当的也难啊,县财政也不宽裕,到处都要钱”。
“曾县长,我们官田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如果县里一点实际支持都没有的话,那我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刚才袁书记做主给我们乡里批了三十万用来修路,我就是希望曾县长能够看在我们官田的父老乡亲迫切需要发展的份上,把这笔钱尽快的拨下去”,李达康语气诚恳的说道。
既然袁凯都已经同意了,曾学军也就不好再打马虎眼了,否则的话势必会引发两人新的斗争,而曾学军目前是斗不过袁凯的。
“好吧,既然袁书记都批示了,你放心,我会让财政局尽快给你们拨款的”。
“我代官田的父老乡亲先谢谢曾县长了”,李达康笑着说道。
……
回到乡里,李达康又给郭振华打去了电话。
“喂,郭叔,没有打扰到您吧?”。
“说吧达康,又遇到什么困难了?”。
“是这样的郭叔,我们乡里准备创办一家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修路的问题,我这磨破了嘴皮子,才从县里要到了三十万,可还是差的远啊,没办法,只能来向您求助了”。
“是不是豆制品厂?”,帮李达康推销豆腐这个事陈斌早就跟郭振华汇报过了。
“是的郭叔,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哈哈,你小子有事才想到我,不过达康,市财政现在也很紧张”。
“这样吧,我从我的市长专项经费里面给你拨六十万,这笔钱我会让人直接打到你们乡里的账户上,多的是真没有了”。
“我明白,谢谢郭叔,最近乡里比较忙,等改天我抽空再去市里当面感谢您”。
挂断电话后李达康心里盘算了一下,县里三十万加上郭振华给的六十万,那就是九十万,修通郑家村到乡上这段路应该是够用了。
至于修从官田到县城这段路所需要的资金,那就得去省里要钱了。
对于这一点李达康早有计划,别忘了曹勇他家老头子是干啥的。
领导重视,效率就是高。
李达康上午去的县里,下午县财政局就把三十万拨了下来。
紧接着郭振华答应的六十万也直接打到了乡财政的账上。
一切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