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眼不眼红,至少官田乡如今取得的成绩那是实打实的。
别的不说,官田乡今年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三百多了,是之前的三倍多,这个数字已经达到安江平均水平的一半了。
显而易见的是,等明年官田乡的养殖业到了收获的时候,这个数字必然会大幅度上涨。
随后县长曾学军通报了全县各乡镇的经济排名,以及县直各单位招商引资排名。
表现好的表扬,表现不好的批评,更严重的怕是要丢帽子了。
接着,会议就进入了具体汇报环节。
孙伟作为官田乡的代表,被邀请上台发言。
孙伟站起身,稳步走向讲台,心中既激动又紧张。
他站在麦克风前,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官田乡这一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豆制品厂的转型升级,到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村民收入的显着增加;
从政府引导到村民积极参与,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汗水与智慧。
“我们官田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这般令人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各兄弟单位的鼎力相助!”。
孙伟满含深情地说道,言语之中流露出对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感激之情。
他顿了顿,接着感慨道:“然而,更为关键的还是我那位亲密无间的好搭档——咱们官田乡的好乡长,李达康同志!正是由于他不辞辛劳地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才让我们官田乡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回想起往昔,官田乡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负面典型,每次县里召开重要会议时,孙伟这位乡党委书记总是如坐针毡。
因为他时不时就得站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做表态发言,那种窘迫和尴尬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可谁能料到呢?曾经屡屡受挫的官田乡居然会迎来如此扬眉吐气的时刻,摇身一变成为了先进典型的代表,甚至还拥有了上台分享经验的机会。
而这所有的荣耀与改变,都是李达康带来的。
会议结束后,李达康正准备和孙伟一起回乡里。
这时,县长曾学军的秘书小跑着过来,说道:“李乡长,等一下,县长找你”。
“啥事啊史秘书?”,李达康问道。
“不知道,县长没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史秘书回答道。
闻言,李达康无奈的看了一眼孙伟说道:“孙书记,那你先回吧”。
“老弟,我等等你?”,孙伟说道。
“不用了孙书记,我还不清楚曾县长找我究竟啥事呢。要是谈起来时间过长,那就太耽误事了,我等会儿直接坐班车回去就行了”,李达康说道。
自从那条通往县城的公路修好之后,县客运公司第一时间就开通了前往官田方向的运营线路。
自此以后,每天都会有多趟班车往返于县城与官田之间,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出行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