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铁其昌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啜一口红薯粥,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深藏的记忆。
那是妈妈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
想当年铁其昌年少时,家里穷的连饭都不吃饱。
那时的铁其昌,最幸福的时刻便是喝上一碗母亲亲手煮的红薯粥,那香甜的滋味,至今仍令他回味无穷。
这顿饭,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氛围中悄然落幕。
饭后,铁其昌决定去看看村里的小学。
抵达村小时,眼前景象令人震撼——校舍破败不堪,桌椅板凳残缺不齐,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
铁敏心中难以想象,那些孩子们竟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求知若渴。
铁敏自幼生活在优渥之中,出生时铁其昌已事业有成,她宛如被金钥匙开启的幸运儿,生活无忧,物质充裕。
贵族式教育、宽敞别墅、豪华座驾,无一不彰显着她的成长环境。
目睹此景,铁敏不禁发问:“李书记,难道乡里连翻修学校的资金都筹集不到吗?孩子们怎能在这般环境中坚持学习?”。
“铁姑娘,你有所不知,不只铁山村小学这一个学校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整个乡里的小学都是如此……”。
李达康闻言,神色凝重,缓缓道出官田的困窘现状,言辞间尽显乡里的贫困与无奈。
一旁的铁其昌沉默不语,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当他们看完那所简陋的村小时,铁其昌表示自己该回去了。
李达康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微笑着答应送铁其昌返程。
在村口分别之际,铁其昌向村里人告别,并告诉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再回来看望大家。
听到这话,村支书铁大河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来:“哼!好歹你也算是个大老板啊,如今看到咱们村子这般穷苦模样,居然连一分钱都舍不得掏出来,可真够吝啬的,简直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铁公鸡’嘛!”。
坐在回程的车上,铁其昌一直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突然间,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神情变得严肃而庄重。
然后,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达康,认真地说道:“李书记,我决定给乡里捐赠六百万,专门用来改造乡里的学校和发展乡里的教育事业,你觉得如何呢?”。
李达康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无比欣喜的笑容。
他激动地握住铁其昌的手,连连道谢道:“哎呀呀,铁老先生啊,您这番善举实在是太令人感动啦!我代表官田乡全体的父老乡亲们,衷心地感谢您的慷慨解囊和高义之举啊!”。
就在李达康满心欢喜的时候,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
只听得铁其昌紧接着又说道:“另外,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咱们乡里贫穷落后的现状,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打算额外投入五千万元资金,在官田乡新建一座现代化的电子厂,给村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
眼前的铁其昌,不仅是一位远离故土多年的游子,更是一位心怀家乡、愿意倾囊相助的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