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牲口每天产生的粪便不少吧?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李书记,牲口的粪便主要是一些村民拉去施肥了,不过还是剩下很多,只能挖个坑填埋了”。
听到这里,李达康皱了皱眉。
这牲口的粪便经过处理之后可是很好的肥料,就这样填埋了太可惜了。
该怎么把这些粪便利用起来呢?
李达康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新计划。
……
这时,李达康走到猪圈前,诧异的问道:“这猪得有两百多斤了吧?这才半年左右,怎么长得这么快?你们不会是给猪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李书记,您别误会,我们可不敢胡来,这猪之所以长得这么快,是因为吃了从郑家村那个豆制品厂运来的豆渣”。
养殖场的负责人急忙解释道。
“吃豆渣能长肉?”,李达康还是头一次听说。
虽然李达康前世是农村出来的,但他们村里并没有人做豆腐,所以他并不知道豆渣是上好的饲料。
“是的李书记,这豆渣可是个好东西……”。
接着,养殖场的负责人就给李达康介绍了一下豆渣的妙用。
李达康这才恍然大悟。
看到经过豆渣喂养的牲口长势喜人,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出栏了,李达康心情大好。
……
随后,李达康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与石溪村的村干部和部分养殖户代表深入交流。
会上,养殖户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养殖过程中的经验、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李达康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并承诺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解决养殖户的实际困难,比如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贷款成本等。
“乡亲们,养殖业的发展是咱们官田乡脱贫致富的关键一环”。
李达康目光坚定,语气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们要把养殖业打造成我们的特色产业,不仅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实现绿色发展”。
“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会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大家的养殖技能和环保意识,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李达康的这番话,不仅为养殖户指明了方向,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座谈会的气氛热烈而积极,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
座谈会结束后,李达康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决定走访几户养殖户家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养殖情况。
每到一处,他都耐心询问,认真倾听,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把养殖业做大做强。
夜幕降临,李达康才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工作,返回乡政府。
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李达康的心中却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他知道,每一次深入基层,每一次与群众的亲密接触,都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激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