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达康啊,你可一定要来啊!”。
郭明先在电话那头爽朗地笑道。
……
几天后,江省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来到了安江县。
李达康亲自带人去安江县车站迎接的。
为首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专家,旁边跟着的几位是他的助手和带的学生。
这位老专家姓杨,李达康事先已经托人打听过了,此人乃是江省农业领域的大拿,在农业方面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要不是郭明先的面子,农业大学的校长亲自开口了,一般人还真请不动他。
“杨教授您好,我是官田乡的党委书记李达康”,李达康热情的说道。
“你就是官田乡的党委书记?”。
杨教授也有点诧异眼前之人的年轻。
“是的杨教授,您们一路过来辛苦了,先去我们乡里休息下吧,住处我们都安排好了”,李达康说道。
杨教授微微点头,随即一行人乘车前往官田乡。
沿途,李达康简要介绍了官田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提及了石溪村养殖场的粪便处理问题以及自己对建设蔬菜基地的初步构想。
杨教授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偶尔还会提出几个关键问题,显示出他的专业。
抵达乡里后,李达康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包括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和丰盛的接待餐。
晚餐时分,双方围坐一堂,气氛融洽。
李达康再次强调了建设蔬菜基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诚恳地请求杨教授及其团队能够给予专业指导,帮助规划出最适合官田乡实际情况的种植方案。
杨教授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李书记,你的想法很好”。
“不过,建设蔬菜基地不仅仅是选对品种那么简单,还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改良、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控、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
“杨教授,这正是我请您来的目的,专业的上的事就麻烦您了”。
李达康补充道,“我们乡里会全力配合,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与便利,只希望能尽快启动蔬菜基地项目,让群众多一条增收的路子”。
杨教授闻言点了点头,对李达康为民的态度很是欣赏。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土壤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同时考察了周边的水资源与环境条件。
他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传统种植习惯与面临的挑战。
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蔬菜种植规划方案,建议引入耐盐碱、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蔬菜品种。
同时推广滴灌、有机肥料使用等现代农业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方案中还特别强调了循环利用的重要性,提出将石溪村养殖场的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蔬菜基地,形成“养殖-肥料-种植”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
这一提议让李达康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最初设想的一部分,如今得到了专业团队的认可与支持,让他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