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白,文笔有限。
考据党慎入,如有考据党进来请把脑子存放此处,谢谢!!!
浙江杭州,雍正四年六月,初夏时节,李府。
午后的暖阳甚是照人,这是入夏了,丫鬟提着食盒漫步来到雨亭,摆好糕点。看着秋千上的姑娘想的入迷,又抬头望望刺眼的阳光,担忧的上前。
“姑娘在想什么,整的这样入迷。入夏了,午后的太阳最是照人,姑娘还是回亭子里歇歇吧。”只见一梳着双丫髻身穿浅绿素色长裙,上身外同色短衫的丫鬟问道
“没什么,只是有些烦心罢了。这般想着便不觉得这阳光照人了,也罢,听你的,去亭子里”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慢慢悠悠的荡荡着,轻声回道
只见她面若桃李,唇红齿白,双瞳剪水,似与这园子里的背景并不相融,好像浮萍一般没有驻地,就好似那风筝。
丫鬟麝月扶着星藜来到亭子里坐下。见姑娘神色烦闷便开口说道:“姑娘,过两日便是六月六了,今年可要晒宝”
听麝月言语今年已到“六月六”李星藜这才惊觉,不禁感慨道:“怎的这样快,都到六月六了,是了,该晒宝了。”随即又想到“母亲在那里”
丫鬟麝月回道:“铺子里的掌柜们来了,夫人在前院查账。”
李星藜想了想,问:“哦,那金银铺子的账可送来了?”
身侧的丫鬟音儿回道:“回姑娘,送来了,今儿午膳时送来的。因姑娘在午睡所以没有通报”
李星藜闻言:“即送来了,便拿来,我看看。”
丫鬟音儿道:“是,姑娘。”话落音儿便带着两个小丫鬟去书房拿账本去了。
李星藜端起茶杯品了品,这茶清香,最是解乏;又捻起一块儿绿豆糕,很是清爽。不消一会儿,丫鬟音儿便带着账本回来了。
音儿翻开账本第一页放在石桌上,说:“请姑娘过目。”
李星藜翻着账本看着上面的流水,不错,不错,这银子又丰厚了,离开茶馆的本钱更进一步了。前两天母亲给的茶园里的茶已经都采完了,等明年开了茶馆就可以自产自销了,不过这开茶馆着急不得,得先思量思量人选。这般想着“金银铺子里的小厮,陈来很是圆滑,口才也好,最是适合,不过还是要再看看。账房先生......”
李星藜正在思量着人选,就有丫鬟进来传话:“姑娘,珊瑚姐姐来了。”
珊瑚进入亭子先是行礼,起身便说:“请姑娘安,太太叫奴婢来请姑娘去前院说是有事。”
李星藜没急着起身去,而是问:“母亲找我何事,可是急事儿?”
珊瑚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便老实说道:“奴婢也不知是什么事,太太没说,只说让奴婢来请姑娘。”
李星藜一听也不想什么了,既然母亲没说别的,那只能去了才能知道,随后便起身前往。去的路上也不禁想了想今年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这可是封建朝代,一不小心可是要诛九族的。
今年是雍正四年,一年前年贵妃薨逝,年羹尧倒台;半月前听说菀嫔离宫祈福;明年佟佳氏的隆科多快死了;等两年后才是是齐妃,算算甄嬛也是两年后回宫的。可惜这个世界不是正史是小说衍生的,想着已经来这世界十二年了,大抵是回不去了。
匆匆来到前院偏厅,入眼便是一慈眉善目三十来岁,身穿绛红色丝绸广袖交领长袍,头梳三绺发髻,发髻上缠花步摇垂下,除此之外再无别物,几个管事丫鬟立在身侧听候吩咐。到门前儿庄妈妈出来引着李星藜进去:“太太姑娘来了。”
佟氏忙抬起头,招手让李星藜上前。又抬手叫管事们下去,吩咐丫鬟上茶和点心。
进屋李星藜先是行礼问安:“母亲安好”随后才上前挨着母亲坐下。
佟氏笑着叫起,拉着李星藜的手,又笑着跟庄妈妈说:“快快起来。瞧瞧这越发大了,也知礼了。这见了母亲也不撒娇了。”
母亲这一番话弄的李星藜一脸娇羞,庄妈妈也出声附和道:“姑娘这是大了,太太也可以松松了。难不成姑娘大了太太就不疼了”
见庄妈妈这样说,李星藜也不羞了,出声顺着说:“是啊,母亲。女儿大了,难不成不撒娇母亲就不疼藜儿了吗?”